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低分子量醛酮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二硝基苯肼为吸收液将空气和工业废气中的醛酮化合物定量吸收,以FID为检测嚣,2%OV-1玻璃柱为色谱柱,使得甲醛、乙醛等衍生物完全分离,并做了采样吸收效率实验,标准萃取液的稳定性实验.  相似文献   
52.
吹扫捕集-GC/MS-SIM法测定海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吹扫捕集 -GC/MS -SIM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具有定量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 ,检测限可达ng/L级 ,适合环境水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测定实际海水样品 ,其浓度范围在 0 4ng/L~ 1 0 0 0ng/L之间。  相似文献   
53.
冀秀玲  刘芳  沈群辉  刘扬 《生态环境》2011,20(5):927-933
抗生素滥用及其诱导产生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选取上海市某地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养殖场污水及附近农田灌溉渠河水中5种四环素及磺胺类抗生素,8种对应的ARGs的含量、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采集的水样中均含有待检测的5种抗生素,养殖污水中抗生素含量高于农田灌溉河水,各样本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均略高于磺胺类抗生素,2种四环素抗生素总量为294.0~376.1μg﹒L-1,3种磺胺类抗生素总量为197.7~323.0μg﹒L-1。养殖场污水样本中8种ARGs均有检出,磺胺类抗性基因中sul(A)含量最高,绝对拷贝数为108.4108~1010.3728;四环素类抗性基因中tet(W)含量最高,绝对拷贝数为106.18805~107.8874。农田灌溉渠河水中除tet B(P)外,其它7种ARGs均有检出。样本中ARGs相对表达量总体呈现磺胺类ARGs高于四环素类ARGs的特点。抗生素浓度与ARGs相对表达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样本中sul(Ⅲ)与磺胺类抗生素浓度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但其它几种ARGs与抗生素则未见或存在一定负相关性。表明除抗生素外,ARGs在水环境中的丰度可能与ARGs种类及其它环境因子有关。该研究将有助于认识上海地区养殖场废水中抗生素和ARGs污染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黄浦江水域抗生素尤其是ARGs的污染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4.
采用液液萃取前处理方法对水中的有机锡进行提取,并在一定的分析条件下用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分析法,测定水中的二苯基锡、二丁基锡、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4种有机锡化合物。为了提高前处理的萃取效率,研究了萃取溶剂、萃取次数和萃取酸度不同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烯酮/酯还原酶可以专一性地还原烯酮/酯中的碳碳双键,并引入两个手性中心,是手性化合物生物催化合成的重要酶类之一;在使用烯酮/酯还原酶进行全细胞手性分子生物催化合成中,其他还原酶的存在常导致副反应的产生.为研究烯酮/酯还原酶的理化性质、底物的专一性、产物的手性特点等,需要经过纯化的烯酮/酯还原酶.为此,根据烯酮还原酶(Enoate reductase,ERs,EC 1.3.1.3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ATCC824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技术得到了目标酶的基因,目的片段全长为1 995 bp,共编码66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3.将烯酮还原酶基因连接到pET-32a(+)上,构建表达质粒pET-32a(+)-ERs,并成功在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pLysS中表达.在摇床上优化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为18℃,诱导起始时菌体D600 nm为0.6~0.8,转速为100 r/min,诱导剂IPTG浓度为0.1 mmol/L,诱导培养时间为12 h,表达的烯酮还原酶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内.  相似文献   
56.
通过研究餐饮废水中BOD5和COD Cr之间的相关性,用线性函数BOD5=bCODCr+a的形式进行一元回归,间接求出BOD5,指导BOD5的测定.  相似文献   
57.
基于甘肃省2018~2019年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及排放特征,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研究了颗粒物传输路径.结果表明:颗粒物(PM10和PM2.5)空间分布呈现区域特征:PM10浓度高值位于河西走廊地区,由北向南呈阶梯式递减;PM2.5以陇中地区为高值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陇南地区为全省颗粒物清洁区.不同地区PM10与PM2.5地面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存在差异,陇中、陇东和陇南地区PM10和PM2.5浓度变化特征一致,陇中和陇东地区颗粒物(PM10与PM2.5)浓度冬高夏低,陇南地区则为冬高秋低;河西走廊PM10和PM2.5浓度季节变化不同,PM2.5冬高夏低,PM10春高夏低.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全省春季、冬季均受到来自中亚及新疆的偏西气流影响,该路径输送下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路径,是典型的沙尘输送路径,4大分区受沙尘传输影响程度依次为河西 > 陇中 > 陇东 > 陇南,来自陕西、川渝的偏东路径是陇南地区颗粒物的主要输送路径,该路径下PM2.5/PM10比值大于0.5,明显高于偏西路径,说明偏东路径人为源污染贡献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全省颗粒物污染特点、为分区制定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以及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水环境监测是按照水的循环规律,对水的质量以及水体中影响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然因素所进行监测分析。保证监测质量是保证水环境监测结果有效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是对水环境监测中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通过部门调研、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等方法获取天水市主城区大气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天水市主城区 10类污染源的9种污染物排放量,构建了2019年天水市主城区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并采用横向比较法和模式验证法评估了排放清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2019年天水市主城区 SO2、NOx、CO、VOCs、NH3...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百菌清生产原理、尾气组成及尾气治理2次技术改造的过程,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