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326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铁粉还原-Fenton氧化处理络合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铁粉还原-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含络合铜工业废水,研究了联合工艺对络合铜的破络效果,重点考察了常温下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Cu(Ⅱ)初始浓度以及铁粉粒径等因素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Cu(Ⅱ)浓度为50 mg/L,初始pH=3的体系中,加入过量铁粉,H2O2投加量控制在H2O2∶COD=1.5∶1(质量比),反应30 min后在pH=9的条件下沉淀,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6.5%,Cu(Ⅱ)去除率为99.9%,处理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研究还表明:铁粉粒径对处理效率的影响较小,采用工业级铁粉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42.
臭氧氧化法处理反渗透浓缩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经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缩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量、pH和温度对COD,色度以及浓缩液中腐殖酸的去除影响,通过BOD5/COD变化分析了臭氧氧化对浓缩液生化性的提高作用。结果表明:在pH 8.0,温度30℃,臭氧投量5 g/h,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浓缩液的COD、色度以及浓缩液中腐殖酸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6%、98.0%和86.1%, BOD5/COD从0.008提升到0.26,生化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43.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纳米SiO2为助凝剂,对含有下列微污染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氨氮(NH3-N)或腐植酸(HA)的高岭土悬浊液进行混凝沉降实验。借助形态学理论、电镜观察与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纳米SiO2对微污染物的助凝作用效果、吸附特性与絮体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在含有HA、SDS、NH3-N的模拟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与浊度去除率的相关性随污染物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2)纳米SiO3对HA、SDS及NH3-N的助凝吸附效果,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弱。纳米SiO2能促使PAC对HA、SDS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40%~50%、20%~30%和10%~15%;(3)纳米SiO2能促使PAC作用下的絮体粒径增大、密实度和分维值增加、沉速加快。  相似文献   
544.
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和转炉煤气湿法净化回收技术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的优点已经被认定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国在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方面已经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于2006年开发出了完全适合我国炼钢转炉的煤气干法净化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545.
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林场滨海风砂地果园套种前后土壤生物化学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风砂地果园种植后土壤养分水平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而且出现了新的种类;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层含水量提高;沙层和地表的温度下降;小生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46.
雾化生物反应器培养青蒿毛状根生产青蒿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进行青蒿毛状根多层培养生产青蒿素.对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中营养雾流动状况及毛状根生长过程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经20d分批培养获得生物量10.3g/L,青蒿素产量179.1mg/L.  相似文献   
547.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并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书籍,《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引用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和典故,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凝结了中华文明千百年的智慧成果,  相似文献   
548.
空气质量五日法与连续自动法监测数据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一年的两种监测方法的空气质量同步监测数据 ,从空气环境质量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空气环境质量属同级别的占 80 % ,不同级别占 2 0 %。不同级别空气环境质量多在第二季度反映出来。经查询 ,五日法监测时间为 4月1 4~ 1 8日 ,这五天为雨天 ,空气湿度大 ,而 4月份其它天气则以晴天为多数。这使得五日法监测的污染因子 ,特别是主污染因子 TSP浓度降低( TSP权重为 0 .4 8) ,空气质量的级别提高而产生差别。因此可认为两种监测方法所获数据具有相同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空气质量五日法与连续自动法监测数据对比研究@徐新年$…  相似文献   
549.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4年常州市不同季节的气流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和常州市PM_(2.5)、PM_(10)、SO_2、NO_2和O_3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季节不同类型气团来源对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市的气团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以东北偏东方向的气团为主,西南气流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93和157μg/m3;夏季受海洋型气团影响为主,东南气团对应的O_3平均值较高,为90μg/m3。秋季西北气流增多,其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71和107μg/m3,东南气团对应的SO_2和NO_2平均值较高,分别为40和43μg/m3;冬季受大陆型气团影响更显著,京津冀等北方气团和杭州湾方向的南面气团对应的PM_(2.5)和PM_(10)值较高,分别在100和150μg/m3以上。冬季随着空气污染加重,本地和本区域的气团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污染物协同管控,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会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0.
氨抑制是影响厌氧消化过程高效稳定运行的常见问题.为系统揭示氨抑制失稳机理,本研究在半连续反应器中加入高蛋白底物诱导氨抑制,结合理化分析、高通量测序及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了失稳进程中理化指标变化、微生物群落演替、潜在功能变化和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厌氧消化氨抑制阶段,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等挥发性脂肪酸(VFAs)积累,甲烷产率由稳定阶段的0.43 L·g-1下降至0.14 L·g-1,指示系统失稳.失稳期间,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丙酸氧化和乙酸型产甲烷途径中功能基因丰度下调,指示其代谢功能被抑制;丁酸和戊酸氧化方面,其β-氧化功能基因未出现丰度下调但其活化过程的功能基因下调.进一步分析差异代谢物发现,氨抑制阶段辅酶Q、L-精氨酸等343种代谢物的表达量显著变化,涉及新陈代谢、环境信息处理、基因信息处理和细胞生理过程等代谢途径.其中,辅酶Q表达量的显著下调可能会导致能量代谢链的活性下降.能量供应不足会进一步加剧乙酸和丙酸代谢功能的恶化,且由于丁酸和戊酸活化需要三磷酸腺苷(ATP)驱动,造成了丁酸和戊酸的代谢耗能及微生物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