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7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刊讯 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日前载指出,我国现有安全监管体制存在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32.
有机物的种类、含量、物化特性、分子量等性质直接影响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废水生化处理中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及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33.
利用耦合了污染源在线追踪模块的化学传输模式NAQPMS (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结合地面细颗粒物(PM2.5)的小时观测数据,模拟了2014年1、4、7、10月4个月份武汉地区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量化了本地、武汉城市圈及远距离地区对武汉PM2.5浓度贡献.研究发现,2014年武汉市PM2.5年均浓度为85.3 μg·m-3,污染天(PM2.5日均值≥75 μg·m-3)占全年总天数的47.9%.细颗粒物的月均值呈现出季节性特征,即冬季污染最为严峻,1月均值为199.1 μg·m-3,PM2.5浓度超标持续一整月;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介于两者之间.模拟的PM2.5平均浓度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城区高,郊区低"的分布态势.污染物区域来源解析发现,武汉市本地排放源贡献在1月最低,为34.1%,表明外来源贡献对长期灰霾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7月本地源影响最显著(65.7%),和毗邻城市源(23.1%)一起成为夏季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月和10月本地排放贡献比分别为49.1%和42.1%.4个月份,武汉城市圈对该市PM2.5浓度的贡献差异不大,范围在20.8%~24.1%.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远距离传输贡献率趋势与本地来源相反,占10.6%~35.3%.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气团跨界输送对武汉不同季节PM2.5浓度有重要贡献.在冬季大范围污染背景下,污染物区域大范围协同控制才能有效减缓武汉PM2.5污染问题;而夏季对本地及近周边城市的减排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武汉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4.
上海滩涂春季鸻形目鸟类群落及围垦后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市位于长江口,拥有大量可开发的滩涂资源,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滩涂景观和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在2004年春季,鸻形目鸟类迁徙中转停留时,实地调查位于上海东部沿岸的10个调查点,研究滩涂生境指标与鸻形目鸟类群落关系。此次观察到的鸻形目鸟类有13种,优势种有尖尾滨鹬和黑腹滨鹬,而20年前的类似调查则观察到23种,优势种为黑腹滨鹬、细嘴滨鹬和红颈滨鹬。通过分析滩涂结构、植被分布与鸻形目鸟类群落之间的关系发现鸻形目鸟类对生境选择中,滩涂结构完整度、藨草带和光滩带的宽度、周边景观的多样性、人为干扰程度都是影响鸻形目鸟类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最后,分析了鸻形目鸟类群落与栖息地景观的关系,并就如何改善围垦堤内的生态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5.
采用聚乙烯醇(PVA)对尼龙织布表面涂覆改性,对改性前后织布进行表征并进行纯水通量测试,随后以牛血清蛋白(BSA)模拟污染物测试尼龙织布改性前后的抗污染性能,并对改性后的织布进行溶解性有机碳(DOC)浸出实验.改性过程中,优选3%涂覆浓度和250μm涂层厚度,改性后织布的纯水通量值约提高85.0%,对BSA的截留率由6.0%±0.5%上升至7.2%±0.7%,通量恢复率由90.0%提高到96.1%,可逆污染比重上升,不可逆污染比重下降,污染形式主要表现为可逆污染.为避免改性尼龙织布应用于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Anammox-MBR)时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不可逆危害,提出应对制备完成的改性尼龙织布进行为期3d及以上的静态清水浸泡或动态浸出处理.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本法操作简易、快捷,检测下限可达0.025mg/L,精密度良好,能满足苏州市地表水中硝酸盐氮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
当采用过硫酸钾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总磷时 ,实验用具塞比色管以及水样浑浊等诸多因素均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现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谈一些经验和处理方法。1 比色管化学实验室所用的玻璃器皿 ,大多数是含有少量碱金属的硼硅酸盐 ,在实验条件下 ,能生成痕量硅钼蓝 ,对磷的测定引入正误差。因此 ,对于新的比色管 ,必须先进行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分析处理 ,测定其空白吸光值 ,空白吸光值较高的比色管 ,宜经过多次消解、测定 ,若空白值仍然偏高 ,则该比色管必须剔除。2 浊度若水样浑浊 ,一般采用浊度 -色度补偿法作补偿校正以…  相似文献   
38.
通过介绍国内外岛屿腐蚀研究现状及我国南部岛屿的环境特点,分析了不同状态下车辆装备腐蚀的情况和对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实时监控车辆装备腐蚀状态、采用新的涂层技术和材料、采取阴极保护和科学封存车辆装备等岛屿环境下车辆装备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39.
目的验证离散小波分解在军用车里有机涂层防护性能评价中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设计并完成多因子综合环境下的循环加速腐蚀试验,测得军绿有机涂层在每个试验周期之后的电化学噪声数据,并应用改进的小波能量分布图谱(EDP)计算方法,联合d1—d8小波细节系数对涂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d1晶胞标准差从初始状态的2×10~(-11) A/cm~2增长到第6周期的7.98×10~(-11) A/cm~2,最后又下降到2.51×10~(-11) A/cm~2。由EDP分析结果可知,前3周期为军绿有机涂层腐蚀前期,相对能量主要分布在d7、d8晶胞,涂层可以为基底金属提供有效防护;4—7周期为腐蚀中期,噪声电流振动幅度和频率有较大波动,相对能量分布转移至d1、d2晶胞;8、9周期为腐蚀后期,相对能量在d1—d4之间分散开来。结论基于周期的小波能量谱方法可以明显描述军绿有机涂层腐蚀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一种有效的涂层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避免由于腐蚀破坏车辆装备冷却系,使车辆不能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缩短装备的使用寿命,建立一个准确、高效的预测模型,以实现对车辆装备冷却系腐蚀预测。方法 在传统GM(1,1)模型基础上,结合背景值构造优化与新陈代谢思想,建立一种新陈代谢加权不等时距模型MUGM(1,1,λ)。此外,还引入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对MUGM(1,1,λ)模型进行残差修正,建立灰色补偿BP神经网络优化组合模型。结果 基于优化组合模型对冷却系用铸铁材料腐蚀预测的平均误差为0.43%,模型精度为一级,预测精度高。结论 所建立的灰色补偿BP神经网络优化组合模型对于车辆装备冷却系金属腐蚀预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