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我国政府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在立法及执法监督、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屡出重拳,虽然取得明显效果,事故总量稳中有降,然而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  相似文献   
442.
为提高病死猪厌氧发酵甲烷转化率和挥发性固体降解率,实现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向资源化利用方向转变,选择温度和接种比例2个关键因素进行厌氧发酵试验。温度选择35℃和55℃,接种比例按照接种物与底物的挥发性固体质量比分别确定为0∶10、1∶9、2∶8、3∶7、4∶6、5∶5、6∶4、7∶3、8∶2、9∶1、10∶0,采用序批式发酵。研究发现,发酵试验至不同水平,试验都进入停止产气期,此时测定发酵液相代谢产物成分,以优化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病死猪厌氧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物与底物的挥发性固体质量比为5∶5,温度为35℃,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挥发性固体甲烷产率为271 m L/g,挥发性固体降解率为63.4%。  相似文献   
443.
目的研究光电功能涂层制备方法对粉末薄膜光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喷涂法制备光电材料的FTO薄膜光电极,观察其表面形貌,通过研究光电流和光电位的变化评价光电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与点涂法和电泳法制备的光电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喷涂法制备的二氧化钛FTO薄膜光电极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制备的电极,在3.5%氯化钠溶液中,光电位变化更稳定,压降大于500 m V,光电流变化大于60μA/cm~2。结论喷涂法制备光电极能够提高半导体粉末材料的光电化学效率,是一种可推行的薄膜光电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44.
抚仙湖马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污染物去除百分率、污染物削减量及污染物表面负荷去除量等不同角度对抚仙湖鸟料河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60%、60%和50%,平均掣减量约为14kg/d、5kg/d和1kg/d,去除污染物表面负荷平均为0.72g/m^2.d、0.22g/m^2.d、0.06g/m^2·d.  相似文献   
445.
为探讨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的模式,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从多方面说明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定3个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研究得出土地整理是改善用地结构、协调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结论:土地整理应首先以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为核心,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4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普通生物处理法相比具有生物密度高、耐毒性、耐冲击负荷高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和载体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与载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理想的固定化载体应该具备价格低廉、性质稳定、传质性能良好、对微生物无毒等条件,同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提出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447.
1、污泥处理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工业迅速地发展,人类的生活方法和农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废物量也增多,并且变成集中发生。当工业和生活的废水、废弃物的发生量超过自净能力时,人类的健康与环境安全上的种种问题就会发生,为此就需要进  相似文献   
448.
黄海龙  江发平 《环境》2000,(5):34-34
从1995年中,我市就开始了建设东区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市环境噪声防治工作从定性走向定量管理,从单项点源治理走向区域性综合防治。在此基础上,1997年,我市建成一个区域联片、划分清晰的中心城区环境  相似文献   
449.
新疆且末县银石山地区巴颜喀拉山群为一套以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为主的地层,在1:25万区调中采集到较多的生物化石。其中三叠纪的菊石、古植物、放射虫等标准化石分子产于正常沉积的泥晶灰岩、碎屑岩、硅质岩等岩层中,代表巴颜喀拉山群的沉积时代。且在纵向与横向上控制程度高。石炭纪、二叠纪的有孔虫、腕足等化石产于外来滑动岩块成因的灰岩透镜体中,属沉积混杂带进的异地异时分子。据此,确定区内该套地层为三叠系,而不是前人划分的二叠系地层时代。  相似文献   
4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