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451.
在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豪华旅游船沉没,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深刻的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与船长自信本船船体的“安全可靠”、永远不会沉没,自信自己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452.
冬季寒害对广东种养业的严重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就20世纪90年代的4次冬季寒害广东种养业的严重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冬季寒害对国民经济经济的影响不能低估,它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台风暴雨灾害。在分析冬季寒害的基础上,提出在开发利用冬季气候资源的同时,必须认真做好寒害的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453.
不同土地利用对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调查了钱塘江中游区域29个样点的水环境特征和底栖动物。聚类排序将样点分为参照、农业和城镇3组,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组间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差异(r=0.863,P=0.001)。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域主要的环境胁迫是农业和城镇用地及其引起的水质变化,并能较好解释组间物种差异的关键环境胁迫因子为农业用地比例、城镇用地比例、溶解氧、总氮和平均底质得分(Rho=0.568,P=0.001)。底栖动物参数(总分类单元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BI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和k-优势度曲线显示农业和城镇组的生物完整性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且农业组较城镇组严重。  相似文献   
454.
系统分析游乐设施当前的测试水平,指出游乐设施运行状态测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了加速度测试、速度测试、应力应变测试作为游乐设施运行状态测试系统的核心。结合游乐设施运行的特点,分别对以上3种核心测试技术从理论分析、设备选择、测试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测试案例表明:基于以上技术测试的游乐设施运行状态测试系统是可行的,并为游乐设施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55.
栅网是栅控行波管中抗振性能最薄弱的部件,其振动特性的分析尤其重要。本文采用ANSYS分析软件,构造了栅网的有限元模型,提取了栅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修正。在此基础上,对栅网材料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当今行波管生产单位选用新型的栅网材料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56.
国土空间格局对协调区域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其基本前提在于厘清国土空间格局内涵并构建科学有效的传导路径。由此提出国土空间格局多维度分解与传导路径研究框架,围绕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三个方面开展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潜在冲突识别与调解机制实现国土空间重构,运用区位熵识别优势功能分区,进而构建战略格局,并以东营市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东营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表现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潜在冲突以中度为主;国土空间重构包括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城镇空间,地理单元的空间分异和行政单元的面积占比差别明显;优势功能分区包含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产品生产区、城市化发展区和弹性发展区,提供了分区分类的差别化管控策略;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战略格局包括“一心一屏一廊”的生态保护格局、“一圈两区”的开发利用格局和“两带”的弹性发展格局,树立了可持续国土空间利用的目标引领。研究结果可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协调区域国土资源有效配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57.
为了解决陡峻地区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难以获取真实全面塔位基面信息的难题,提出了应用测绘技术,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建立三维实景模型的方法,实现了远距离、无风险获取陡峻地区塔位数据,用于计算水土保持验收中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的六大指标,有效提高了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的效率,三维实景模型方法可在工程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8.
为了研究冻融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破解的影响,通过-20℃低温冷冻预处理剩余污泥,研究不同冷冻时间对有机物组分溶出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冻时间(DR)的增加,污泥破解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DR 10 h时最大,污泥上清液中氨氮、磷酸盐、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达到空白对照污泥的1.8倍、1.2倍、3.0倍、7.9倍,溶解性有机物浓度在DR 10 h时最高,生物可降解性指数达到10.52;同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污泥中烃类以及糖类CH、CH2、CH3、C-O-C、O-H、芳环碳骨架、氨基酸NH3+的吸收峰面积均先上升后下降,在DR 10 h时最低。综合考虑,确定DR 10 h作为最佳冻融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459.
本文通过设置环境温度为7℃、0℃、-15℃和进水温度为9℃、30℃、50℃的9种不同组合工况实验,研究环境温度和进水温度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耗电量、热泵能效比的影响,得到低温性能变差的原因,并给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是影响制热量的主要因素,进水温度是影响制热量的次要因素;进水温度是影响总功率的主要因素,环境温度是影响总功率的次要因素。热泵能效比COP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针对低温下空气源热泵效率变差的情况,提出可以采用喷气增焓系统或变频压缩机来提升补气量,或者采用再加热的方法提高蒸发器出口冷媒的吸气温度等方式来提高系统制热量和能效比C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