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0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22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2篇 |
废物处理 | 39篇 |
环保管理 | 94篇 |
综合类 | 731篇 |
基础理论 | 147篇 |
污染及防治 | 111篇 |
评价与监测 | 89篇 |
社会与环境 | 49篇 |
灾害及防治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基础研究,阐明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2.
PM2.5在线监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PM2.5颗粒物监测技术和PM2.5的监测网络的建设,重点介绍了美国多年来对PM2.5的监测状况,以及采用的Beta射线法、Beta射线光浊度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等监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指出综合国内外多年的监测经验,PM2.5的在线监测需要经过大量手工经典方法数据作为比对和校验,才能给出有效而高质量的PM2.5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83.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困难的特点,充分考虑各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及环保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初步探讨了西北干旱地区城市污水经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可能途径和应该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4.
不同污染负荷对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是采用农村废弃建筑垃圾和秸秆为填料的一种新型"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波动大,污染负荷变化大,为了摸清在不同污染负荷变化情况下,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如何,以常规石灰石人工湿地为对照,选择不同污染负荷的农村生活污水为供试污水,研究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污染负荷下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污染负荷下,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污染负荷1 [ρ(TN)=10 mg·L~(-1),ρ(TP)=1 mg·L~(-1),ρ(COD_(Cr))=10 mg·L~(-1)]和污染负荷2 [ρ(TN)=20 mg·L~(-1),ρ(TP)=3 mg·L~(-1),ρ(COD_(Cr))=200mg·L~(-1)]情况下,系统显示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出水TN和NH_4~+-N质量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水质标准。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石灰石人工湿地。废砖人工湿地的TP去除率在4个不同污染负荷下分别可达到86%、74%、64%、61%;在污染负荷为3[ρ(TN)=40mg·L~(-1),ρ(TP)=7mg·L~(-1),ρ(COD_(Cr))=300 mg·L~(-1)]情况下,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对COD_(Cr)的去除率可达到83%。污染负荷变化,会影响系统微环境指标的变化。不同污染负荷的变化对系统的净化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废砖人工湿地系统实际运行和进一步优化提供重要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典型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氮素迁移规律是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氮迁移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利用动力土柱机采集了38个稻田、林地和茶园的1 m深原状土柱,分0~20、20~30、40~50和70~80 cm 4层并间隔5 cm取样分别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以及其他土壤属性,研究氮素垂直分布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稻田上述4层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P0. 05),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就表层(0~20 cm)硝态氮含量而言,稻田土壤显著高于林地和茶园;茶园下层(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和林地。(2)土壤全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关系密切(r=0. 64,P0. 01);有机碳含量、土壤剖面深度和容重是影响氮素垂直分布的重要因子,土壤氮含量与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土壤剖面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0. 05),表明土壤性质对氮素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有助于评价红壤丘陵区农业氮肥施用对水体污染的影响风险。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90.
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妙旭华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0,13(2):100-102
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价值法并参考有关资料,对甘肃省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农业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折价达14.6亿元,占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9.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