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0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8篇 |
废物处理 | 51篇 |
环保管理 | 132篇 |
综合类 | 901篇 |
基础理论 | 141篇 |
污染及防治 | 155篇 |
评价与监测 | 65篇 |
社会与环境 | 59篇 |
灾害及防治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33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31.
电絮凝-超滤(electrocoagulation-ultrafiltration process,EC-UF)工艺在饮用水除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存在着能耗较高和出水余铝不达标的问题。实验通过优化电絮凝参数和pH,解决了EC-UF工艺能耗高和出水余铝不达标问题。主要考察了电絮凝pH、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初始氟浓度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以及膜污染的控制情况,并分析了铝络合物对氟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0 A·m-2、水力停留时间30 min、pH在6.0~7.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EC-UF工艺的出水氟、余铝含量均可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传统工艺相比,调控pH的EC-UF工艺能耗为0.467 kWh·g-1,降低了33.9%,并且具有较好的出水水质,表明pH的调控是EC-UF除氟控铝工艺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32.
大气污染对起重机械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语文主要介绍了在腐蚀性介质环境中工作的起重机械被腐蚀的原因及形成机理,进而提出了在用起重机械防腐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33.
将水华鱼腥藻附着固定在改性的弹性聚氯乙烯载体表面形成藻类生物膜,用于研究其脱氮除磷动力学过程。保持氮磷比约为11:1,配制NH4+-N和PO43--P初始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31~229.91和1.70~69.15 mg/L的模拟废水,在废水pH为6.8~7.2、室温、光照强度3 500 lx、连续光照条件下培养藻类生物膜,利用Michaelis-Menten模型测定产率系数Y、反应速率常数k与半饱和常数Km。结果显示,藻类生物膜对氮、磷的去除速率随着营养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磷相比,藻类生物膜对氮的利用效率更高。藻类生物膜脱氮除磷动力学系数分别为:① N:Y = 0.72(mg/m2 chla)/(mg/L NH4+-N),k=1.24 (mg/L NH4+-N)/((mg/m2 chla)·d),Km=17.88 mg/L;② P:Y = 2.50(mg/m2 chla)/(mg/L PO43--P),k=0.35 (mg/L PO43--P)/(mg/m2 chla)/d,Km=7.29 mg/L。 相似文献
834.
835.
控制环境污染的新策略—累积环境成本的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描述产品生产所造成的全部环境消耗,本文提出了累积环境成本的概念,并在CEC的基础上定义了环境友好度。CEC和FE很直观地反映了产品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因而可望成为环境管理与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可为消费者选择对环境友好的商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36.
837.
838.
839.
华南寒潮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华南地区48站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寒潮气候特征.经分析发现:华南寒潮频数由北向南减少,内陆多于沿海。寒潮过程年代际变化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华南寒潮平均过程降温居全国之首,80%以上集中在10.0~19.0℃降温幅度内。 相似文献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