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以50~100目的海绵状铁粉为还原剂,采用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铁对硝酸盐氮的还原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铁粉用量、铁炭比、pH值、硝酸盐氮初始浓度、温度以及铁粉表面预处理对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铁氮质量比为400∶1,铁粉投入过多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没有进一步促进;活性炭的加入有助于零价铁(Fe0)还原硝酸盐,降低反应后溶液中的NH+4-N浓度,试验最佳的铁炭比为1∶2;溶液的初始pH值降低有利于硝酸盐氮的去除;硝酸盐氮初始浓度越大,反应的平均速率越高;升高温度和酸洗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硝酸盐的去除率;产物分析表明,试验过程中,去除的NO-3-N含量中约60%以上转化为NH+4-N,NO-2-N浓度很低。  相似文献   
22.
黑龙江流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东北平原,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这些腐殖质随着地面径流进入水体,成为流域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自然本底(环境背景)。自然本底的存在导致流域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流域的人为污染,流域背景区内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范围分别为3.0~11.7、14.3~40.5 mg/L。流域部分水质考核断面水质受到有机质背景值的影响。由于叠加人为污染,定量分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背景值范围存在很大难度。重金属元素相对稳定,相对于"六五"时期重金属背景值,目前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普遍升高。结合水环境管理需求,背景值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环境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笔者在综述黑龙江流域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基础上,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环境背景值研究建议,为科学客观评价流域水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松花江流域氨氮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硝酸盐对淡水水生生物毒性及水质基准推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导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的NO3-水质基准,收集了NO3-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然后分析了不同水生生物类群的毒性敏感性,并分别采用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进行基准值推导.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类群的水生生物对NO3-毒性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敏感性排序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甲壳纲>昆虫纲>腹足纲>双壳>两栖纲>辐鳍纲.3种基准计算方法得到的基准值存在一定差异,最终推荐采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出的87.97mg·L-1和5.17 mg·L-1为现阶段NO3-(以N计)的水质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基准值.  相似文献   
25.
以人工配置含硝酸钠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铁粉表面酸洗对靖酸盐氮的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铁屑表面经过酸洗后,硝酸盐去除率可提高10%左右。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酸洗前后的铁粉进行表面特征扫描分析表明酸洗前后表面存在很大差异,酸洗可去除铁屑表面的氧化层,从而增加铁屑与硝酸盐反应的比表面积,提高其反应效率。研究表明在应用工业铁屑现场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应考虑铁屑表面的酸洗处理。  相似文献   
26.
广西右江东笋断面溶解氧(DO)呈现5—11月浓度较低,12月及1—4月浓度较高的变化规律。从水温、藻类呼吸、沉积物耗氧、有机物耗氧、上游来水等方面分析了东笋断面低DO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5—11月东笋断面DO浓度较低,主要是受夏季高温和水利工程运行等非污染型因素的影响。右江流域夏秋季水温较高,限制了水体DO浓度的上限。热分层现象导致百色水库中层水体DO浓度较低,而水利枢纽发电时的下泄水正是中层水体,因此,下泄水DO浓度低是导致5—11月东笋断面DO浓度低的主要原因。东笋河段沉积物和有机物耗氧对DO浓度的影响很小,藻类呼吸作用对DO浓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7.
三氯乙烯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氯乙烯(TCE)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使其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之一。本文综述了TCE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电动修复法、生物修复以及渗透反应格栅技术,文章并对今后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的先硝化后反硝化处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和总氮去除效率过低。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等新方法。好氧反硝化菌可以利用硝化过程中充足的碳源进行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是在缺氧条件下,以NO-2为电子受体,直接把氨氧化成N2;短程硝化反硝化将脱氮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不但节省了反硝化过程中的碳源,而且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本文对这些方法及其在实践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9.
松花江水质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松花江干流11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按照不同水期进行分析,研究了各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并对污染来源及不同水期内反映水质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水中可生物降解污染物对水体DO有一定的影响,水体温度是控制耗氧性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枯水期NH3-N与生活污水排放有重要关系,且在TN中占有较高比例.丰水期NH3-N与挥发酚相关性增加,这可能与汛期内煤化工类企业排放不达标有关;平水期,NH3-N与NO3-N相关性增加,可能平水期的污染来源及负荷与其他水期有差别.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在不同水期有不同的水质参数影响水质,枯水期大肠杆菌、TP是反映水质的重要参数;丰水期NH3-N、TP、石油类、pH为影响水质的主要水质参数;平水期DO、TN、电导率是反映松花江水质状况的重要水质参数,应当针对不同水期的污染负荷构成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0.
施加电压对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电压条件下电动修复去除效率和单位能耗随施加电压的变化关系,探讨了电动修复经济有效的电压范围.试验选用重铬酸钾作为污染物,配制高岭土中Cr(Ⅵ)初始质量分数为100 mg/kg和500 mg/kg,含水量为50%,试验运行48 h,用乙酸控制阴极pH在4~7之间,施加一系列不同直流电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加电压升高,去除效率增大,电压升高到1 V/cm时,去除效率显著升高,2种试验土壤去除效率分别为76.7%和89.8%;同时随着施加电压增加,电能消耗显著增加,与电压呈现线性递增和幂指数递增关系;综合去除效率和单位能耗2种因素,对于试验所研究的土壤,1~1.5 V/cm的电压是较为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