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控制气象因素影响,定量分析了疫情期间污染源减排对咸阳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发生疫情情景相比,疫情期间咸阳PM2.5、PM10、SO2、NO2和CO浓度分别下降19.3%、26.0%、13.4%、60.1%和9.1%,NO2降幅最大,SO2和CO降幅较小,O3浓度不降反而上升50.9%.在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前体物都下降的情况下,PM2.5降幅低于预期,O3浓度不降反升,反映出PM2.5和O3治理的复杂性,暗示了剩余污染源对咸阳空气质量影响较大,而停产限产政策(与疫情影响类似)对咸阳空气质量改善有限,未来应重点关注散煤和生物质燃烧、热力生产和供应、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等剩余污染源的治理.  相似文献   
22.
宋国君  杨啸  时钰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8):3917-3926
针对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目前没有明确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之间的关联原则、未将长期规划方案落实到日常管理方案、过于重视长期空气质量目标与减排情景方案而对污染物减排方案重视不足、未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主要方案设计依据等逻辑不清的问题,从人群健康的角度出发,构建达标规划的逻辑框架:提出空气质量目标和人群健康目标相一致的目标体系;设计与空气质量目标一致的污染物减排方案,通过成本效益或成本有效性分析明确优先序,按照重污染日(周)、重污染月、采暖期等优先序实施区域内污染物排放量的绝对减排,并落实到排污许可证中;实施空气质量“日”管理,根据预测模型对未来重污染天气进行污染源排放管理,并对污染源减排方案实施持续动态评估和调整.  相似文献   
23.
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监测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依靠排污许可证管理,固定源执行由行业排放标准为主正逐步过渡到"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单一源排放标准"双层排放标准,并以执行更全面和精准的单一源排放标准为主,对应的监测要求及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对监测管理制度进行设计,明确固定源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和守法监测的主体责任,厘清许可证核发部门、属地监测、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系统设计"固定源制定并提交自行监测方案-核发部门审核-方案纳入排污许可证中成为规定-依规定自行监测和记录-固定源提交执行报告-监管部门审计式审核-执法监测和执法检查"的全过程管理机制,设计标准化的监管计划程序落实证后监管与执法监测,明晰监管部门的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4.
美国工业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美国工业点源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制定框架,包括排放限值导则的内容及目标、污染源类别与技术标准类型以及标准实施载体———排污许可证中基于技术和基于水质排放限值的制定流程。根据美国经验,发现中国点源排放标准的目标没有与地表水质达标直接联接,应当区分基于技术和基于水质的排放限值;排放标准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差,科学依据不足,需要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导则;排放标准的实施手段分散且缺乏力度,需要明确排污许可证作为排放标准的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25.
市民作为城市空气质量的直接感受者,其对于空气质量、污染源控制和政府环境管理的满意度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依据社会学调查方法,设计了公众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2个案例城市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市民对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调查评估可以作为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和政府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新型评估方法,并具有当期、全息...  相似文献   
26.
水污染防治政策效果评估的问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设计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更高质量的信息,更好地评估水污染防治政策效果,同时提供水污染防治政策评估问卷设计的一般框架。问卷包括水质、生态、污染物排放和水污染影响等内容,涵盖了水污染防治政策预期效果的各个方面。问卷的调查对象是沿河的渔民、农民和城市居民。经过淮河流域的调查发现,问卷核心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同质性信度在0.7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主要变量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在60%以上。在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保证下,问卷可以实现对水质的半定量评估,能够验证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合问卷调查成本较低、灵活性高的特点,在科学监测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问卷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水环境科学监测,成为水污染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通过问卷对淮河流域干流、沙颍河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沿河居住的农民、渔民和城市居民.结果显示,评估期内(2005-2010年)淮河水质没有明显改善,不同河段水质现状差异较大.沙河和淮河干流中游下段蚌埠闸、五河等断面和洪泽湖水质较好,满足游泳或水产养殖功能,颍河和淮河干流中游上段王家坝、润河集、鲁台子等断面水质较差,仅能满足灌溉功能;颍河上游、淮河干流中游下段水质好转,颍河下游、淮河干流中游上段水质恶化;淮河生态仍在恶化中,水生动植物持续减少,河畔林减少;部分居民因水质恶劣发生取水困难;渔业生产也遭受严重损失,淮河下游著名渔场——洪泽湖渔场仍面临水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28.
固体废物排放统计对象应覆盖固体废物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机构),即矿业--加工制造业--产品流通领域--用户--固体废物收运体系--固体废物中间处理厂--固体废物最终处置场.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物排放统计指标和排放管理指标;统计指标区分为指标、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既便于理解也便于管理.根据固体废物排放量和已知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对固体废物重新分类、统计并分类填埋,以便将来实现再利用.固体废物排放控制统计的对象主要是规模以上的污染源,实施统计的污染源的规模应当是全国统一的.  相似文献   
29.
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入剖析了总量控制的含义和特点,分析了我国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关系,通过对比美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讨论了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论环境风险及其管理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阐明环境风险和环境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叙述了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提出了中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并着重指出,国家应当对重点风险源进行直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