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基于REOF方法的辽宁气候舒适度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辽宁省50个气象站1964-2008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适应东北地区的人体舒适度计算公式及分级标准,得出辽宁省近45年历年人体各舒适度级别日数,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REOF),对辽宁省气候舒适度进行区域划分,并分析了各区域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根据前4个旋转倚载向量场高载荷区分布,将...  相似文献   
12.
张凯 《绿叶》2006,(12)
生态文明既是对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天人对立自然观的反思与醒悟。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14.
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环境》2000,(1):5-5,23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党的十五大,江总书记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广东省委在八届二次全会上,也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某炮弹底塞最佳表面防护工艺。方法采用霉菌试验方法,对2种底塞材料多种表面处理与防护工艺样品的防霉性和防腐蚀性能进行试验和优选。结果分析了防霉性和防腐蚀性能优劣的原因,评定出了最优的材料和表面处理与防护工艺组合,提出了炮弹长贮防霉和防腐蚀的建议和措施。结论底塞最佳的材料和表面处理与防护工艺组合为30Cr Mn Si A+镀锌/镀锌镍合金+涂7258号航空润滑油脂。  相似文献   
16.
一株贫营养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并优化菌剂应用于微污染水源水体修复的机制和条件,主要针对水库沉积物内筛选出的贫营养好氧反硝化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及脱氮特性研究,考察菌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脱氮效果,明确了该菌株的最适宜生长条件,并基于水库水体中贫营养条件对菌株进行水源水库原水的驯化培养试验研究,以期实现该菌株对微污染水源水库原水中氮源污染物的脱除,为原位投菌技术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微污染水源水库沉积物中驯化筛分出一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A14,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测序和Biolog GenⅢ鉴定,确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鉴定为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在好氧条件下,菌株细胞内表达反硝化功能基因napA,以NO3-为唯一氮源进行反硝化作用时,36 h时NO3-去除率为78.89%。以NH4+为唯一氮源时,48 h NH4+去除率为95.25%,TN去除率达80.42%,TOC去除率达98.30%,表明该菌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在改变环境条件过程中,该菌株在以乙酸钠为碳源,温度为30℃,C/N为12,pH为7,接种量为10%时,NO3-去除率最高为86.62%,并且在10℃下脱氮率达到40.18%。在水源水库原水脱氮实验中,接种处理TN去除率为50.95%,NO3-去除率为80.25%。结果表明,菌株A14在微污染水源水体菌剂脱氮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矿区域探查治理工程中危险因素概念不清、辨识对象多,安全风险评价环节繁杂、危险因素分级与安全风险分级混用等问题,在现有安全风险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适用公司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概念,明确了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和安全风险评价对象并分别进行分级,将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和安全风险评价对象从数百项缩减至几十项,优化了危险因素辨识环节和安全风险评估环节;在安全风险分布图方面提出将平面布置图、安全风险分布图、应急疏散平面图“三图”合一,对类似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保定市空气质量状况,揭示PM2.5与臭氧(O3)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利用小波分析法对保定市2013—2020年每年4—9月AQI、PM2.5、O3-8 h (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和NO2浓度的逐日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2013—2018年保定市O3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最大日浓度达到347 μg/m3;随着治理措施的颁布与实施,PM2.5超标天数由2013年的97 d减至2020年的1 d,PM2.5超标情况逐年改善. ②O3超标天数由2013年的3 d增至2018年的95 d,2020年减至61 d;O3超标天数占PM2.5和O3超标总天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3%增至2020年的98%,说明O3逐渐成为影响保定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③2013年保定市O3-8 h浓度低于“2+26”城市均值,2014—2020年O3-8 h浓度高于或接近“2+26”城市均值,说明近年来保定市O3-8 h浓度的升幅已超过“2+26”城市的平均水平. ④小波分析发现,2013—2020年(除2015年和2018年外)AQI与PM2.5污染序列的第1主周期相近,从2017年开始,AQI与O3-8 h污染序列的第1主周期和第2主周期均一致,说明近年来保定市空气污染逐渐由PM2.5污染转为PM2.5与O3复合污染. ⑤在同一时间尺度范围内,PM2.5与O3-8 h污染序列的震荡频率基本一致,说明二者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15—2019年,NO2与O3-8 h污染序列的震荡频率趋于一致,说明保定市O3-8 h浓度受前体物NO2影响较大,2020年震荡频率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生产规模尚未完全恢复,致使NO2、PM2.5等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比降低有关. 因此,减少NO2排放,协同控制多污染物是实现保定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颁布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开始走入国人视野.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项工作也受到不同利益群体的质疑和阻力,规划环评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以致有业内人士发出"规划环评突围"的感慨.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 ,人类跨入了2000年 ,在这千载一遇的喜庆日子里 ,我代表山东省环境保护局 ,向战斗在全省环保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 ,向关心和支持齐鲁环保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 ,及各位国际友好人士 ,表示衷心地感谢 ,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在本世纪末 ,中华民族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由此 ,中华民族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和全国人民一样 ,我省环保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正意气风发地走向新时代———一个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新纪元。登临岁月的又一个峰巅 ,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