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环境监测业务技术档案属于科技档案,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梳理了环境监测业务技术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从归档建档、档案库硬软件系统的完善、档案的开发利用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在最优条件下,7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度较好,目标物在0.02~3.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8,检出限为0.007~0.026μg/L,加标回收率为71.1%~95.9%,精密度为7.36%~18.6%。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3.
怠速工况下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排放污染物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怠速工况下使用乙醇汽油汽车尾气中污染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使用乙醇汽油后,汽车尾气中CO和HC浓度明显降低,平均下降率为56.9%和38.2%;NOx平均下降率为15.0%;CO2浓度平均增长率为5.04%;苯系物浓度明显降低,平均下降率在45.5%~53.1%;醛类的浓度增加明显,平均增长率在47.8%~293%;丙酮、丁酮的浓度增加,分别为16.6%和25.3%.  相似文献   
44.
辛俜 《环境保护》2005,(12):54-58
2005年11月13日13时.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无然气集团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公安消防部门迅速出动.于14日凌晨4时把明火扑灭。可始料不及的是.这次扑救所用的5000吨消防用水.竟然裹挟着爆炸中泄漏的近100吨的苯类物质。绕过污水处理系统而流入市政管线,在与热电厂排水合流后直接进入松花江.酿成了一起重大的水污染事故!一场保卫国家环境安全的战役就此拉开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5.
突出煤层掘进防突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焦作矿区单一煤层开采特点,分析煤巷掘进突出和瓦斯涌出规律,探讨防突措施的适应性,研究出严重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中高压注水综合措施,即在巷道两侧布置长钻孔抽放工作面前方及两侧煤体瓦斯,向掘进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带内打短钻孔进行中高压注水。边掘边抽钻孔提前抽放瓦斯,增大煤体透水性,有利于煤层注水和较高的压力水压裂破坏煤体,增加煤体透气性,提高瓦斯抽放效果。通过在严重突出矿井试验,3115m巷道未发生一次突出,巷道掘进速度平均提高一倍以上,有效解除了突出危险,大幅度提高了掘进速度。研究与实践证明,中高压注水综合防突措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6.
通过比较MBR系统在填埋场早期、晚期、低碳氮比、高碳氮比,堆肥场高碳氮比渗滤液处理实例效果,结果如下:超滤膜高效的截流作用,使系统内形成高浓度污泥,低负荷处理过程,早期填埋场和堆肥场渗滤液出水ρ(COD)<800 mg/L,晚期填埋场出水ρ(COD)<1000 mg/L;无论是填埋场早期,高碳氮比还是低碳氮比,堆肥场的渗滤液,都能够有效的降低氨氮值,使出水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制。  相似文献   
47.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中央层面表现出对海洋环境的高度关注。2017年,国家海洋局推行"湾长制"试点,以期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本文分析了"湾长制"的产生基础、本质及运行逻辑,认为"湾长制"本质是一种权威依托型的治理模式,其激励逻辑表现为以问责倒逼地方政府行动,其组织逻辑为高位驱动下的部门联动。同时,笔者对现阶段我国"湾长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建议从立足长远的制度设计、强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提升地方人大的监督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48.
通过搭建复合填料-生物滤柱反应装置,在厦门冬季低温环境下开展复合填料(蜂窝煤渣、活性炭、蜂窝沸石和陶粒)强化生物滤柱除臭研究,分析了除臭微生物群落组成特性.复合填料-生物滤柱装置在启动运行15 d时其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且保持稳定,对H2S和NH3的最大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77%和82.53%,表明挂膜成功.菌...  相似文献   
49.
通过总结大沙河砷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与监测工作,指出砷污染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建立科学的应急处理机构,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采取正确的水体污染处理技术方法和实施方案,同时开展相关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河流底泥及作物的应急监测,为处理措施的制定提供针对性强、时效性好的监测数据,可有效地控制砷污染的进一步扩散,达到降低砷污染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甸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尧治  王旭  杨桂霞  辛晓平 《环境科学》2008,29(5):1394-1399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采用植被凋查结合风洞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的草甸草原植被变化和草甸草原原状土的抗风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不同利用强度条件下临界风蚀风速(v)随植被盖度(Cover)的变化基本服从二次幂函数关系.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植被盖度降低,在同样风速条件下(大于临界风蚀风速),风蚀率迅速增加.较轻的利用强度下,当植被盖度保持在63%时,在风速为25 m/s条件下风蚀率也很小,而当植被盖度<35%时,在风速为20~25 m/s条件下,风蚀率随植被盖度的下降迅速上升.草甸草原区的免耕农田由于完全失去植被的保护,每分钟狂风(25 m/s)造成的土壤风蚀量达到682.1 kg/hm2,接近1 a的土壤平均生成量(1 0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