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分析了北京地区供热企业湿式脱硫除尘系统普遍存在的循环水管路结垢问题,指出体系中Ca^2 和SO^2-4的积累是造成结垢的根本原因,采用合适的烟气脱硫方法和工艺是解决脱硫设备结垢问题的根本所在;添加少量合适絮凝剂是减少循环水系统管路结垢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12.
太湖蓝藻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治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9─2012年丰水期和平水期的生物调查获取的环境和生物数据,研究太湖蓝藻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蓝藻分布与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如温度、酸碱性、有机物和营养盐含量、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密度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水质基本上超出V类地表水指标,主要的超标因子是总氮。总氮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5 mg·L-1和1.65 mg·L-1,总氮在丰水期质量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丰水期蓝藻迅速生长,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盐。蓝藻仍是太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2009─2012年太湖蓝藻的密度随年份无明显变化,但随季节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丰水期蓝藻密度均值为4.87×10^7cell·L-1,明显高于平水期蓝藻密度(1.51×10^6 cell·L-1);太湖东部采样点蓝藻密度明显低于其他湖区。影响蓝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酸碱度和营养盐,高温、偏碱性和高营养盐含量都会增加蓝藻的密度。蓝藻与其他浮游植物和大型水生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蓝藻密度增加促进了枝角类的生长。推荐利用机械打捞和大型水生植物修复方法,因为这2种方法可在降低蓝藻密度的同时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太湖蓝藻水华的风险。增加其他藻类和枝角类控制蓝藻水华方法可行性较差:1)蓝藻暴发时期其它藻类对能量和营养的竞争能力弱于蓝藻,难以抑制蓝藻的生长;2)在太湖中增加枝角类可能降低现有蓝藻的密度,但建立完整的食物链体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防范生物调控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如其他藻类水华等)较困难。  相似文献   
613.
针对垃圾填埋场防渗的特殊要求,通过大量正交实验研究,研制了一种低渗透系数并对污染物有良好阻滞作用的浆材,即膨润土-水泥-粉煤灰(BCF)浆材,包括S型、N型和Z型3种类型。该浆材可泵期可调,结实率>99.6%,结石体28d渗透系数<0.65×10-7cm/s,N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弹性模量在200MPa左右。浆材结石体对COD、氨氮和磷的阻滞率均达到了82%以上,对酞酸酯和常见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率均在99.6%以上。对浆材结石体的防渗性与对污染物阻滞性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阻滞机理。  相似文献   
614.
为判断爆破振动与损伤作用下层状岩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层状围岩失稳特征建立隧道力学模型,考虑爆破损伤和振动效应,构建层状围岩隧道系统总势能方程和突变失稳判据,分析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并以沪昆高铁湖南段姚家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结果表明:层状围岩隧道发生突变失稳的充要条件是满足分岔集方程,即当突变特征值Δ≤0时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失稳;爆破累积效应造成围岩刚度不断降低,爆破药量增加提高爆破振动效应,这些均导致层状围岩失稳概率增加;实际隧道失稳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情况、监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失稳判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15.
栽培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群体小气候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因素)分析R498(弯曲穗)及R499(直立穗)在0.23 m(行距)×0.12 m(穴距)、0.27 m×0.14 m、0.33 m×0.17 m、0.38 m×0.20 m、0.40 m×0.21 m栽培密度条件(副因素)下齐穗期和齐穗后20 d群体小气候及群体特征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各栽培密度条件下,R499齐穗期群体最高温度平均值均较R498高1.52℃,齐穗后20 d,R499群体最高温度平均值较R498低0.66℃;齐穗期,R498、R499在稀植(0.38 m×0.20 m、0.40 m×0.21 m)时日平均光照强度较强,其中较最低光照分别高43.56%、16.22%,而齐穗后20 d,R498在密植(0.23 m×0.12 m、0.27 m×0.14 m)时日平均光照受抑制,R499在稀植时受抑制;R498、R499垂直光照在稀植时降低程度最大,在齐穗期分别降低97.96%、92.56%,齐穗后20 d分别降低94.81%、91.10%;随栽培密度的减小,R499株高、分蘖、穗弯曲度变化程度较R498更大;R498、R499在0.38 m×0.20 m处理下纹枯病发病率最严重,分别为66.67%、68.89%;两个材料产量均在0.27m×0.14 m处理下有最大值,且增产是通过有效穗数、穗重来实现的,而当密度过度减小时,R499产量性状将不再增长.综上,弯曲穗型水稻(R498)不适宜过度密植及稀植,直立穗型水稻(R499)可适当密植.  相似文献   
616.
为实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初衷并提高环评质量,环境管理部门有必要对环境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尤其应考虑将选择主持环评单位的权力掌握于环境管理部门而非交给业主,设法切断业主以经济利益干预环评的渠道,发放环境排放指标也宜紧不宜松,并开展对环评结果的追溯检查。  相似文献   
617.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67,自引:3,他引:64  
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选择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85至2003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198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依次历经缓慢提升、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的稳定发展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增强,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区间(1,1.5)内;并对2003年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发现资源减量投入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依次为57%、19%、13%和11%。为提高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比如减少物质投入,推广适合本区域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构建经济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618.
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研究其生态承载力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鞍山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鞍山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判法,评价了"十五"期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状况,探讨了2010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五"期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压力、资源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生态承载力从超载逐渐转变为盈余状态,系统间协调度不断提高。按照鞍山市总体规划水平预测,2010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达到较安全状态,各指标没有低于临界安全的;生态承载力承载度和协调度进一步提高。运用综合评判法较客观地反映了鞍山市"十五"期间生态承载力状况,并进行了相对可靠的预测,可为其他地区生态承载力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19.
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土地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有必要将生态型土地功能区的理念纳入工业园区的规划之中。工业园生态型土地功能区是依据自然及人工特征对生态型人工复合系统或人类聚居地进行人为划分的区域。该区域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资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是 :在对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首先对土地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性质相似的土地进行类聚 ,并按不同的用途对该区的土地进行功能区划。最后以常熟市国际工业园案例进行实例研究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认识到园区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0.
株州硬质合金厂在硬质合金粘结剂钴粉的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氯化氢废气产生,其中氯化氢最高含量可达到25.44kg/h。为了消除氯化氢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保障职工身休健康,我厂在总结国内外氯化氢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钴冶炼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试验和不断完善,在利用原有部分设备基础上,建成了一套氯化氢废气多级综合治理设施,不但使氯化氢排放量减少到0.4kg/h以下,而且还可以从废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