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54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61.
生态工程在城市再生水回用及深度处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侧重水质净化而缺乏系统思考的问题。为提升生态工程系统性,以邯郸市园博园清渠如许景点为案例,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设计:因地就势构建“山”,消纳场地弃渣并形成竖向落差;引入再生水缓解园区“水”资源不足;结合景观构建“田”与“湖”,发挥水质净化、水资源回用功能;利用植物构建“林”与“草”,发挥土壤保持功能;山水林田湖草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景观,实现景观服务、科研教育功能。水质监测结果及景点展示效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设计目标、水质净化功能较理想,土壤保持、景观服务、科研教育功能在展览中有效呈现。实践证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生态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提供新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662.
为加强煤气化装置核心设备气化炉的安全风险管理,利用动态领结(DBT)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构建气化炉超温事故风险分析模型.首先,分析设备故障的时序性,建立超温事故的DBT模型,结合模糊评价确定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然后,将DBT映射到DBN中,将故障维修的动态特征定义为转移概率,双向推理气化...  相似文献   
663.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指出,要实现1.5℃和2℃的温控目标、降低人类社会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需要实现深度减排,这只有在低排放情景下才可能实现。要定量回答未来的碳排放空间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等问题,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经济领域的数值模式支撑。未来,在各领域模式的改进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系统模式和社会经济模式的交流融合,吸纳应用双方的新理论技术和数据成果,共同实现数值模式的性能提高和功能延展,发展地球系统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664.
历史街区建成年代较久,存在一定火灾隐患,从韧性角度评价其消防韧性有利于防火减灾的建设,其中工程韧性与区域设施、空间特性直接相关,对城市韧性起到重要影响。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选取建筑韧性、场地韧性、道路韧性3类指标构建其消防工程韧性的评价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加权叠加各指标评价结果图,根据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得出荷花塘内部消防工程韧性存在一定差异性,提出应根据评价结果精细化考虑街区各部分自身优势、劣势,针对性做出相关整改策略,有效解决街区内部韧性较低区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街区整体韧性,同时对探寻城市与街区防灾韧性关系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65.
采用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等对乌鲁木齐南部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及降尘样品中微塑料的颜色、成分及形貌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P和降尘中存在纤维、碎片和薄膜等多种形状的微塑料,且TSP和降尘中的微塑料分别以纤维状(81.8%和86.2%)和碎片状(56.3%~68.4%)为主;通过FTIR鉴定出TSP和降尘中的塑料成分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SEM发现纤维状微塑料表面较为光滑,有少量的裂痕,上面分布少量碎屑;碎片状微塑料边缘卷曲破碎,形状不规则,破损程度高,表面黏附大量的颗粒物;EDS分析表明微塑料中以C和O元素为主,还包含Si、Na、Zn等元素.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乌鲁木齐大气微塑料的污染情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