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71.
双龙湖枯、丰水期交替期间水质变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龙湖枯、丰水期交替期浮游藻类种类、数量及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透明度、浊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从浮游藻类营养分级标准法、优势藻类指示法及生物指标评价法和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法对双龙湖营养状态进行评价,认为双龙湖丰水期初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末期,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枯水期末期处于富营养状态。研究评价枯、丰水期的水质变化规律,为加强双龙湖污染防治,改善和保持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2.
273.
274.
275.
本从灾种、灾害地域分布、灾害发生频率等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灾害形势,指出频发的灾害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减灾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6.
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抚仙湖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了抚仙湖污染成因和湖泊主要污染指标的历史变迁,预测了湖泊环境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277.
鼎湖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主要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g.kg^-1)在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中分别为:822,588,530,季风常绿阔叶林显著高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P〈0.01),而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中微生物量高的土壤中,有机碳含量也相应高,两者的比值可反应土壤碳的积累或损失,研究表明,鼎湖山3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均处于碳积累过程;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碳周转量(t.hm^-2.a^-1)依次为:14.07,11.45,9,60,碳素的周转带动了其他营养元素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土壤微生物代谢熵(mg.g^-1.h^-1)由低到高依次是季风常绿阔叶林(0.59)、针阔叶混交林(0.96)和马尾松林(1.33),表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碳的利用效率季风常绿阔叶林较高,马尾松林较低。  相似文献   
278.
监测和净化难分解性有机污染物质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监测和净化难分解性有机污染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生物中存在着能降解难分解性有机污染物质的酶及其编码基因,具有识别和除去难分解性有机污染物质的免疫系统、受体和响应元件。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多以哺乳动物为材料,植物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创造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净化为目标的新型植物将成为转基因植物研究的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79.
280.
四川盆地自发地、零星种植再生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社会生产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产量不高不稳,一直未形成一种耕作制度。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再生力较强的水稻品种、温室育秧等新技术的出现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再生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88年我省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了424万亩,亩产83kg,对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