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为获得西安市道路PM2.5、NO2和CO的水平浓度分布特征,选取小寨和秦岭环山路作为西安市城区道路和郊区道路的代表,采用水平分布的监测方法获得了每条道路距离道路边缘0、15和50 m处的ρ(PM2.5)、ρ(NO2)和ρ(CO).结果表明:与秦岭环山路(下称秦岭)相比,城区观测点小寨的ρ(PM2.5)、ρ(NO2)和ρ(CO)分别为(88±50)(78.6±29.8)μg/m3和(1.5±0.3)mg/m3,均高于秦岭三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5±23)(47.9±19.8)μg/m3和(1.4±0.1)mg/m3].在空间分布上,ρ(PM2.5)、ρ(NO2)、ρ(CO)水平梯度分布明显.与距离道路边缘0 m处相比,小寨ρ(PM2.5)在距离道路边缘15和50 m处分别减少了6.48%、7.96%,秦岭减少了5.45%、9.09%;小寨ρ(NO2)在15和50 m处分别减少了8.57%、14.29%,秦岭减少了15.45%、24.89%;在距离道路边缘50 m处小寨ρ(CO)减少了25.00%,而秦岭在距离道路边缘15和50 m处分别减少了25.00%、41.67%.研究显示,来自于机动车排放的PM2.5、NO2和CO在道路两侧有明显的距离效应,并且郊区观测点水平递减更明显.   相似文献   
92.
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的响应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升高是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生态系统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相关,因此温度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系统过程发生变化。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碳平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过程,研究土壤呼吸有助于揭示土壤碳库动态机理。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返回到大气的主要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论文和已有的整合分析研究结果,以期:(1)讨论引起土壤呼吸变化的主要原因;(2)总结近年来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响应的不确定性;(3)展望未来土壤呼吸的研究方向及难点。  相似文献   
93.
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获取温室气体浓度水平并以此开展相关研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简述了世界气象组织、我国气象部门及生态环境部门制定温室气体监测标准情况,分析了非色散红外法、气相色谱法、光腔衰荡光谱法、离轴腔积分系统法等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的测量原理、应用场景及优缺点,以及进样系统与标校系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温室...  相似文献   
94.
Cesar  H  曹军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7,26(6):337-342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印度尼西亚的珊瑚礁正在迅速遭受破坏,这些破坏性活动包括毒鱼、鱼、珊瑚礁开采、泥沙淤积、污染和过度捕鱼。本文叙述这些破坏性活动,并对其所导致的个人收益与社会代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代价远大于短期的个人收益。但是,经大的势力对维持这种破坏状况有明显利益。他们采取高风险、高代价的势力对维持这种破坏状况有明显利益。他们采取高风险、高人价的毒鱼行动,直至导致资源枯竭的珊瑚礁开采活  相似文献   
95.
河水可溶性有机物与Cu~(2+)络合常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单配位体、双配位体离散模型与连续分配模型对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物与金属铜离子的络合行为进行描述 .单配位体模型的使用中可采用不同拟合手段 ,对拟合结果有一定影响 .单纯以可决系数与误差平方和为判断依据 ,非线性拟合的拟合效果最佳 ,拟合结果为条件稳定常数logk =2 2 6 ,络合容量C =6 70mol·g-1.检测窗口的变化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络合常数的计算结果 .双配位体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结果为logk1=7 2 9、logkn=1 90、C1=0 0 2 3mol·g-1、Cn=13 74 6mol·g-1,与单配位体模型相比没有明显改善 .连续分配模型可用来描述不同络合位饱和度下条件稳定常数的连续变化 ,并从曲线的外推计算出最强络合位的络合常数logkmax=4 71  相似文献   
96.
土壤与沉积物中天然有机物释放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曹军  陶澍 《环境科学学报》1999,19(3):297-302
根据不同流速条件下解吸及降解过程的模拟实验结果,探讨土壤与沉积物中天然有机物释放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有机物的释放包括解吸与降解两个过程.影响二者时间尺度有所不同,均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流速对平衡浓度与速率常数均有影响,速率常数随流动相线速度的升高而加大.湿度与温度是降解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湿润条件与高温有利于有机物降解.  相似文献   
97.
估算天津环境中γ-HCH归宿的逸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全天津市为研究区域,利用稳态假设的逸度模型,用Matlab软件计算了γ-HCH(林丹)在环境各相中的浓度和相间迁移通量.γ-HCH在天津气、水、土壤、沉积物、鱼、作物、蔬菜各相中的浓度分别为1.57×10-11、7.95×10-7、1.17 × 10-4、4.58×10-4、6.03×10-4、1.60×10-4和6.42×10-5mol/m3,在数量级上与实测值吻合很好.估算结果表明农业施用和农药厂废水是该地区环境中γ-HCH最主要的来源,最大的汇是土壤和沉积相(占环境中总量的99%),最主要的迁移过程是水-沉、气-土的扩散和沉降,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是γ-HCH消失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99.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跪拜在自然力面前的奴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人类利用自然的赐予加速文明进程的过程中,自...  相似文献   
100.
金鱼(Carassius auratus)对颗粒态镉的鳃吸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相平衡态镉浓度不变(0.01mg/L),增加水铝矿颗粒吸附态镉暴露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金鱼(Carassius auratus)对颗粒态镉的鳃吸收,结果表明,鳃中镉含量均随态镉暴露浓度增加,且镉/铝含量比明显高于水相,从而证实了颗粒态镉的鲁鳃吸收有效性,金鱼鳃吸收态镉的主要过程是:随水流流经鳃表面的颗粒态匐会着在鳃表粘液上,在鳃部微环境下,吸附的镉发生解吸而被鳃部细胞吸收,颗粒物及未被吸收的镉在鳃丝表面短暂停留后与脱落粘液一起随水流从鳃部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