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492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61.
路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纵向岭谷区景洪-思茅段公路沿线为研究区,通过公路不同地点样线布设,对不同土地类型、地形和公路距离下的98个样点进行了野外植被和环境因子调查及土壤采样,在土壤表层0~20cm重金属全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做了相关分析,得出研究区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沿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不同类型下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草地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而次生林,原始林重金属含量较低;土壤养分也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但相关分析表明,除了pH值、总钾、总磷和重金属关系较为密切外,研究区其它土壤养分和重金属之间的含量相关不显著.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表明该段道路重金属污染具有同源性,即来自道路.距公路的距离对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距离公路增加逐渐降低,而自然土壤中,变化趋势呈波动趋势.进一步对自然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因子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影响重金属的含量垂直分异,而典范对应分析也显示研究区距离、地形、土地覆被和土壤特性共同作用于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影响程度为距离>土地覆被>地形>土壤.  相似文献   
162.
内蒙古农业灌区夏、秋浇的氮磷流失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农业灌区引黄灌溉的2次主要大规模灌溉(夏浇、秋浇)的跟踪监测,研究了农业灌区的氮磷流失情况.分析了2次灌溉期的各引水渠和排水渠中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溶解性无机磷(DIP)、溶解性有机磷(DOP)、颗粒磷(PP)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夏浇时,由于植物吸收、灌水量小等因素,基本不产生污染.而秋浇期间,由于灌水量大、土地裸露成为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时期.在对第8排域的TN、TP的连续监测中发现,排干沟中的总氮总磷含量基本维持在4.16mg.L^-1和0.1725mg.L^-1,且氮为主要的污染控制因子;排干沟中的N/P为24,排入乌梁素海中极易引起水华发生.结合河套农业灌区的自然条件、耕作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了河套灌区在夏浇及秋浇时期的非点源污染产生过程及污染特点.为该地区非点源污染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3.
CRT显示器玻壳中含有大量的铅,废旧CRT显示器玻壳被列为危险废物。采用4种浸提方法(水平振荡法(GB5086.2-1997)、翻转法(GB5086.1-1997)、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研究CRT显示器玻壳中铅的浸出特性。同时探讨浸提液pH和pH缓冲能力、振荡方式、CRT玻壳颗粒粒径、液固比、浸提时间对CRT玻壳颗粒中的Pb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浸提液中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7、0.69、1.64、11.33 mg/L。随着醋酸缓冲液初始pH值从4.0升高到7.0,其浸提的Pb的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去离子水的pH值低于5时,其浸提的Pb的含量才明显升高。Visual MINTEQ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和硫酸硝酸混合液浸提过程中,主要以酸碱反应为主;而在醋酸缓冲液浸提过程中,以酸碱反应和络合反应为主。前3种浸提方法使用的浸提液类似于天然水环境或降水,其浸提的Pb浓度高于地下水环境质量III标准。第4种浸提方法模拟垃圾填埋场环境,其浸提的Pb的浓度高于工业固废最高容许浸出浓度。因此,废旧CRT玻壳无论填埋处置或直接进入土...  相似文献   
164.
霉菌TM-3的成球条件及其对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霉菌TM-3培养条件的研究,考查了培养条件对霉菌菌丝球产量、菌球特征及菌球吸附脱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霉菌在以蔗糖为碳源,乙酸胺为氮源时,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125mL,1%接种量(孢子悬液浓度10^4),pH6,34℃,150r/min摇床培养60-72h时,可形成直径在1.O~2.5mm范围内的菌丝球,生物量可达150~200g/L(重)。球体白色光滑均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对10mg/L的酸性大红和200mg/L的刚果红吸附脱色达80%以上。培养条件的改变对菌球的特征、产量影响较大,对菌球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5.
我国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是废气污染物SO2的主要排放源之一。随着我国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国内对SO2的排放控制日趋严格。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同时也指出了今后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需要加强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6.
膨润土对Cu^2+的吸附及其它金属离子对Cu^2+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膨润土对重金属铜的吸附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先快迭增长而后趋于缓慢最后达成平衡。饱和吸附量为34.10mg·g^-1。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能拟舍实验结果,但Temkin方程拟合为最佳。pH是影响膨润土对Cu^2+吸附的主要因素。低pH值不利于膨润土对Cu^2+的吸附。引入竞争离子,膨润土对Cu^2+的吸附量明显降低。Ph^2+、Cd^2+、Ni^2+对Cu^2+的吸附产生不同程度的竞争作用,其竞争力为Pb^2+〉Cd^2+〉Ni^2+。在竞争离子存在的情况下,Cu^2+的吸附依然遵守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从34.10mg·g^-1下降到16.93mg·g^-1(Pb^2+)、19.21mg·g^-1(Cd^2+)、26.08mg·g^-1(Ni^2+)。  相似文献   
167.
以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相关的系列制度与法规为标准,评价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72家上市公司2010年报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研究法与统计方法,对照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法规,对72家的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发现公司环境管理信息的披露基本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内容趋于丰富,形式趋于多样化,但对于环境管理信息的披露内容、方式、完整性等还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现象,这说明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自愿性披露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是政策法律监督机制未到位,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管理信息信息需求不足,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理论指导性不强。并提出了如下主要政策建议:确定需要披露的环境信息种类;确定环境财务绩效的指标内容;明确在建环保工程的种类与披露内容;鼓励企业披露涉及到的环保税收问题;要求企业在报表适当科目中披露排污费的缴纳情况,以便投资者综合评判企业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但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缺乏深入了解和分析。基于全国7省的大样本调研数据,本文在系统了解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现状的基础上,评估政策措施对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有58%的农村提供了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但区域间差异显著。相关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与项目支持,对农村固体生活垃圾服务的提供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9.
河南省是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较快的省份,研究其城镇化格局与过程对提升河南省城镇化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应用价值.在时间进程方面,对建国后河南省的城镇化时间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原因分析;在空间进程方面,考虑到统计口径和有些年份数据的缺失,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分析并通过kernel密度分析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时间进程存在明显差异,且在1949-2009年间不断扩大;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中间密、外围疏”的基本倾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更;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发育逐渐趋于稳定的差异化发展;河南省城镇密集区1995年之后逐步形成,2000年后城镇密集区的集聚核心区逐步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70.
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Juss.)R.Br.),菊科(Compositae)裸柱菊属(Soliva Ruiz et Pavon.)植物,原产南美洲、大洋洲,1912年在香港发现,现在已经在中国南部广泛分布,其中包括台湾、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浙江、安徽、江西、广西和贵州等地区,为区域性外来恶性杂草。2002年,裸柱菊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中国主要外来杂草及中国重要外来有害植物。裸柱菊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地上茎极短,头状花序无梗,直接生于茎基部,花果期全年。裸柱菊的入侵扩散特性为具"湿生性",藉水流入侵、扩散,又适宜沙质性土壤,生活史策略为r-选择,随植物引种扩散蔓延,具强"杂草性"。裸柱菊在菜地生境的生态重要值较大,与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与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呈正联结,与野茼蒿(Gynura crepidioides)呈负联结,呈现"地域性"。本文对裸柱菊的杂草生态学展开了深入探讨,切断藉水流、植物引种的传播扩散途径,加强预警、监测,有效狙击裸柱菊的进一步蔓延扩散是控制其入侵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