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安全科学   372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693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油气生产单位加强VOCs治理管 控尤为重要。文章对照新颁布的GB 39728—202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标 准生效时间、重点地区等存疑点进行厘清,明确油气生产单位VOCs治理管控重点环节,通过对某油田现有 原油储罐进行梳理,进一步论证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重点治理范畴,提出治理建议,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292.
厌氧消化常作为高负荷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的手段,经济高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过程由不同的微生物群体介导,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从而克服代谢过程的热力学障碍.在共生关系中,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过程极其重要,有机物氧化菌与产甲烷菌一般通过种间氢或甲酸传递进行种间间接电子传递.随着研究进行,人们发现了电子传递效率更高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可实现微生物之间直接电子交换,而不需要如氢气、甲酸等作为电子传递载体.目前研究已表明具有导电性质的材料如某些碳材料以及铁氧化物能够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为加深对种间电子传递的理解以期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本文陈述了厌氧消化种间氢传递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理以及非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热力学、动力学、理化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3.
<正>春来谁作韶华主,巾帼无需让须眉。安全之路上,亦不乏铿锵玫瑰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左鹏飞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左鹏飞于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专业毕业以后,就进入了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总部的安全监管部工作,目前,她担任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安全监管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室经理一职,主要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业务的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94.
李柏冬  方中华  张楠  朱宝岩 《安全》2022,43(3):77-80
为弥补安全生产领域失信惩戒名单的局限性,本文首先明确安全生产信用的内涵,并以安全意愿、安全能力、安全效果为基础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综合评价的9个评级维度和43个具体信用评价指标,然后建立得分函数、计算贡献系数等,最终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综合等级,从而更好地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为抑制事故频发,提高安全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5.
296.
297.
基于遥感主成分分析(PCA),论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及经济地识别填海造地时空分布的新方法。并以厦门市港湾地区为例,将1993与1996年,1996与1998年,1998与2001年,2001与2003年、2003与2006年共6期遥感影像融合后经PCA分析得出5个时间段内填海造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并结合相应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选取工业总产值、人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统计数据作为填海造地行为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政策导向、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等是厦门港湾地区填海造地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基于驱动机制和未来情景分析的港湾地区填海造地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8.
朱求安  江洪  宋晓东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237-1244
酸雨时空动态变化监测一直是环境治理所需的重要信息. 在我国南方酸雨“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1991—2001年酸雨观测站年降水pH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K)和基于样条函数的ANUSPLIN等3种方法进行酸雨空间插值模拟,并进行验证. 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酸雨插值结果与实测值的统计误差、预测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区间分布,以及依据插值结果得出的酸雨分布图层. 结果表明:反距离加权法和普通克里格法仅能反映酸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点,而ANUSPLIN法由于加入了地形作为协变量因子,可很好地反映酸雨空间分布的地形变异特点,更合理地体现了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ANUSPLIN法插值结果表明,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及北方地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9.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速效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施氮量一致时,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降低了后茬水稻生育前期(孕穗期之前)土壤速效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而提高了生育后期(孕穗期之后)土壤速效氮含量,且同一生育期,秸秆还田氮肥优化运筹方案B[m(基蘖肥):m(穗肥)=6.5:3.5,m(基肥):m(分蘖肥)=8:2]较氮肥传统运筹方案A[m(基蘖肥):m(穗肥)=5:5,m(基肥):m(分蘖肥)=6:4]土壤速效氮含量高.秸秆全量还田促进水稻生育后期氮素吸收与生物量增加,而抑制前期增长,且同一生育期秸秆还田配套氮肥运筹方案B水稻氮素与生物量累积高于方案A.等量施氮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氮肥运筹方案B增产幅度更大.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秸秆还田配套氮肥运筹方案B和方案A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水稻产量高9.3%和5.3%.秸秆全量还田主要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实现增产,有效穗数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高6.1%~14.5%.因此,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配套氮肥运筹方案B是实现水稻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00.
高浓度抗菌素废水厌氧预处理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鲁抗制药的高浓度青霉素、链霉素发酵废水、溶媒废水及提炼废水是可以的.通过中温厌氧消化,当进水COD在15000mg/l左右、UASB有机负荷为5kgCOD/m3·d左右时,COD去除率为80%,出水挥发酸(VFA)小于10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