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5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2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2篇 |
废物处理 | 49篇 |
环保管理 | 127篇 |
综合类 | 816篇 |
基础理论 | 110篇 |
污染及防治 | 159篇 |
评价与监测 | 85篇 |
社会与环境 | 62篇 |
灾害及防治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我国火电厂废水排放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电厂的用水情况、排水组成及超标原因等方面简述了我国火电厂废水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了节水、减少废水排放和废水再用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火电厂2005年废水排放及回用目标。 相似文献
103.
饮水的化学组分与地氟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居民饮用水中的氟含量pH,Na^+,HCO^-3,As,B和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与K^+,Ca^2+,Al^3+,Ba^2+,Si^4+呈负相关关系。地氟病的发病率不仅与饮水的氟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受饮水中其它组份的制榴,饮水中Ca^2+,Al^3+,Sr^2+,B,Si^4+,K^+,Ge^4+等组分的增高可抑制或减缓地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颗粒动态分析仪(PDA)对倒伞形表面曝气机曝气的Carrousel小试氧化沟进行测试,得出了氧化沟内较系统的流动特性参数.比较了固液两相在氧化沟内流动的差别,发现固液两相流动速度差别较小,由于惯性的影响,固相的沉降速度略大于液相.考察了表曝机的转速、表曝机相对于液面的位置、氧化沟的深度等因素对氧化沟内流动的影响,随着表曝机转速的增大和表曝机浸入液面深度的增加,流动速度和沉降速度均会增大,而氧化沟深度增加时,距离液面同一深度处的速度则会减小.实验结果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形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本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际,为氧化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水库等水源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去除成为饮用水生产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除藻,考察了混凝剂、气泡表面积通量和浮选柱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气浮可高效地去除绿藻、硅藻和蓝藻,叶绿素a和藻类去除率达95%以上,比传统浮选柱气浮和沉降作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普通气浮柱比较,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增加了气泡与藻的碰撞几率,防止因大表观充气速率造成的紊流和扰动,使气泡/藻结合体有相对静态的浮升环境,避免了气泡/藻结合体在浮升过程中的脱落,实现对藻类的迅速捕集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6.
107.
阐述了我国燃煤电厂CO2排放现状及趋势,将CO2减排技术分为捕集与封存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介绍了目前主要的CO2捕集与封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指出电厂位置、CO2捕集方案及封存方式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CO2去向是关键因素,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电厂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应的CO2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组合。探讨了各种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支持,建设国家或行业层面的工业化试验中心或试验台。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利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工作中现场监测得到的数据,首次采用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固态排渣煤粉炉中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煤中挥发分和发电负荷率等因素对NOx产生浓度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结论:NOx产生浓度与前三种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与发电负荷率的关系受锅炉是否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影响。空气过剩系数越大,煤的挥发分越高,NOx产生浓度越低;采用低氮燃烧装置的锅炉中,机组规模越大,产生的NOx越少,且对于同一锅炉来说,NOx产生浓度随着发电负荷率的升高而增大;未采用燃烧控制的锅炉中,机组规模越大,NOx产生浓度越高,且与发电负荷率不相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燃煤电厂固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