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玲  熊飞  张颖  李光明 《环境科学》2003,24(4):150-153
使用自制的CuO-Al2O3催化剂对苯酚饱和活性炭进行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研究,系统观察了反应条件对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影响.实验中得到非均相CuO-Al2O3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投加量25mg(以铜离子计),反应氧分压0.6MPa(25℃),投炭量15g(干炭量),加水量300mL.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衍射分析,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实验,可以得出该催化剂在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诺卡氏菌株C-14-1以及转基因工程菌ZM1的安全性进行合理评价,并为该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就C-14-1菌株以及ZM1菌株的粉剂对试验动物进行了相关的毒理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株对昆明小白鼠的急性经口LD50>5 000 mg/kg,急性经皮毒性LD50>2 000 mg/kg,均属于微毒或无毒类;对大耳白兔皮肤刺激平均指数72 h后为0,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眼刺激平均指数48 h后为0,眼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3.
UASB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场渗滤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垃圾焚烧场的渗滤液具有pH低、污染成分复杂、COD_(Cr)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等特点。本研究探索了UASB法处理焚烧场渗滤液时的快速启动方法,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容积负荷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及产气量与COD_(Cr)去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d、容积负荷5kg/(m3.d)的情况下,COD_(Cr)去除率可达到93%,每升原水产气量可达22.5L,折合热值492.7kJ。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随之而提高,对于生态环境以及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升。水是万物之源,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了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先进的水环境监测技术必不可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详细阐述现阶段我国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实施的信息化新技术,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缺氧/好氧生物铁法处理维生素B1厂乙酰嘧啶生产段实际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嘧啶生产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预氧化将嘧啶废水中大分子难降解乙酰嘧啶几乎全部转化为具有饱和碳氢键的小分子有机物,使乙酰嘧啶去除率达90%以上,且COD去除率在40%以上,BOD5/COD由0.17~0.23提高至0.35~0.44。通过与后续A/O生物铁工艺相结合,使COD、TN和氨氮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3.3%、81.7%和78.6%,出水pH为6.6~7.5。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浸出印刷线路板中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线路板作为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具有成分复杂、环境危害大和资源化价值高等特点,对废印刷线路板成分进行科学有效地分离富集一直是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适用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的浸提机制、影响微生物浸提效果的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在印刷线路板中金属的浸出中的应用研究状况,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  相似文献   
17.
LCD面板主要由附着偏光片及液晶等有机材料的玻璃面板构成。有机材料的去除及资源化利用是废LCD面板处理的第一步。在水热条件下对废LCD面板进行了降解产酸研究。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水用量及pH值等对水热产乙酸产率及选择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水热产乙酸的最佳操作条件:反应温度325℃,反应时间5min,氧化剂(30%H2O2)0.6mL,用水量2mL,近中性环境(pH6-6.5去离子水)。此条件下,乙酸产率及选择性分别为68.83%及70.56%。结果表明,以废LCD面板有机材料为原料,采用水热技术进行产乙酸反应,可实现其资源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18.
浅析胶莱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及其控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间滑动断层构造产出于胶莱拉分盆地边部莱阳组砾岩与下伏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系的不整合面上 ,是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和发云夼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主要部位。层间滑动断层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期间中国东部古板块和郯庐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下 ,在胶莱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在层间滑动断层由张性应力环境向挤压应力环境过渡过程中 ,源于地壳深部的金矿成矿流体 ,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工业金矿体 ,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的胶结物内 ,金矿化类型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层间滑动断层以其产出于特定的部位、产状、成因及控矿机制的不同与其它伸展作用形成的断裂构造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催化燃烧处理有机废气的基本原理、特点及经济性,以及催化剂、动力学和工艺流程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进  李光明  徐敏 《环境科技》2006,19(Z2):71-73
废旧塑料难于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回收利用为处理废旧塑料垃圾开辟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道路。通过分析我国废弃塑料产生和回收再利用处理技术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