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风浪扰动下的底泥再悬浮是浅水湖泊水体底泥内源性磷向水体释放的关键驱动因子。水体总磷(TP)受底泥内源磷释放过程影响频繁波动。基于风浪扰动强度与底泥悬浮物(SS)浓度定量关系模型,采用太湖原位未扰动柱状底泥开展水体底泥再悬浮过程模拟研究,分别模拟在小风(搅拌强度100~125 r/min)、大风(搅拌强度200~220 r/min)模式下底泥内源释放过程,探究风浪扰动对太湖梅梁湾水域TP浓度波动的贡献。结果表明,风浪扰动显著增加(P<0.01)了水体SS,小风与大风下水体SS均值分别增加了80.9%与360.8%,但随着扰动周期的延长,风浪扰动的效果会削弱。不同风浪扰动强度下水体T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小风下水体TP为0.08~0.20 mg/L;大风下水体TP为0.09~0.34 mg/L。与对照组相比,小风组水体TP浓度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而大风组水体TP浓度则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此外,大风持续扰动增加了水体TP浓度,但效果不显著(P>0.05)。风浪扰动致使0~3 cm底泥内的TP含量有所提高,底泥表面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是...  相似文献   
262.
为了更好地开展茫溪河的污染防治,摸清茫溪河流域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各种污防措施对水质改善效果十分必要。基于SWAT构建了茫溪河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负荷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茫溪河近年超标污染物,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假设,包括污染源贡献率及生态补水、点源和面源等污染防治措施对水质改善的效果情况。结果表明,茫溪河流域超标项目集中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源中,面源相对于点源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贡献率大些,特别是水土流失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了42.8%和76.1%;生态补水对污染物浓度降低有一定影响,直排源和非直排源污染控制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达标率有所提升。基于SWAT模型的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分析对于推动水质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3.
本文详细介绍了化学剂量法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了两种典型化学感光剂测定不同紫外反应设备内紫外强度的计算公式.其中,KI/KIO_3感光剂适用于测定包括准平行光束仪在内的紫外设备内的入射紫外强度,阿特拉津感光剂适用于测定环形反应器等紫外设备内的平均紫外强度,但不同透光条件下的平均紫外强度还需要结合全吸收感光剂(如KI/KIO_3)来综合计算得到.本文可以很好地增加研究人员对化学剂量法的理解,提高水处理紫外线技术研究过程中紫外强度及紫外剂量测定的准确性,从而获取可靠的目标污染物的紫外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64.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以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体积比为3∶1)为洗脱溶剂,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水中1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硝基苯和硝基甲苯在50.0μg/L~1 000μg/L、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在5.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硝基苯和硝基甲苯为0.035μg/L~0.052μg/L,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为0.003 5μg/L~0.005 6μg/L,加标水样平行测定的RSD为1.4%~4.0%,平均回收率为92%~100%。  相似文献   
265.
水样中只存在铵离子时对COD的测定几乎没有影响,而当铵离子与氯离子同时存在时,除了氯离子带来的干扰外,铵离子也会对COD的测定产生干扰。针对此现象,研究建立了加碱氮吹法,此法可有效去除COD测定中浓度小于1 000 mg/L铵离子的干扰,并确定了最佳除铵离子条件为过量加碱、600 m L/min的氮气流量和3 h的通气时间。通过7次平行测定含铵离子干扰物的水样,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6.5%,加标回收率为90.2%~97.0%,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较准确测定含有铵离子干扰水样的COD。  相似文献   
26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对汽油和柴油、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气体以及天津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组成种类及比例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主要有机污染物为芳香烃类、烷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其中芳香烃类含量最高;汽油车排放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浓度高于柴油车排放的浓度;机动车尾气对交通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高于工厂区(非化工区)、生活小区和公园.  相似文献   
267.
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水质监测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相萃取技术非常适用于环境水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文章从选择固相萃取柱到萃取液进入色谱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以使用该技术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个方便实用的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68.
通过对庆阳市“十三五”期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与处置设施能力及“十四五”期间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与处置设施能力评估,为该地区“十四五”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规划提供参考。筛选采用GM(1,1)模型、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及以上两种模型通过最优加权系数法形成的组合模型对庆阳市“十四五”期间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预测,应用灰关联定理、平均相对误差与后验差检验分析模型的适用性与精度,依据“十四五”期间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值与危险废物已建、在建、拟建处置设施项目对庆阳市“十四五”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能力评估。经比对分析,组合模型后验差比值为0.16、灰关联系数为0.72,高于其余两种模型,故应用该模型对庆阳市“十四五”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预测;经设施能力评估“十四五”末该地区处置设施能力基本满足需求,但部分产生量较小危险废物种类存在处置能力短板。依据庆阳市危险废物现状分析结果、“十四五”危废产量预测结果及设施运行能力评估对庆阳市危险废物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梳理,为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及部署下一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9.
硫化物胁迫对日本沼虾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化物暴露后日本沼虾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及能量代谢酶-精氨酸激酶(AK)活性的变化规律.将日本沼虾暴露于0.6 mg·L~(-1)、2mg·L~(-1)的2个硫化物质量浓度组和不含硫化物的对照组水体中,暴露后0、2、12、24、48 h和解除暴露后48 h取肝胰腺和肌肉组织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肝胰腺和肌肉组织SDH和CCO活性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或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FRD、LDH和AK活性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或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解除硫化物暴露后48 h,各质量浓度组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上述酶活性还存在组织差异,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高于肌肉中相应酶活性,而AK活性与此相反.结果表明,硫化物胁迫导致日本沼虾有氧呼吸代谢减弱,无氧呼吸代谢增强,并动用其能量贮存物质磷酸精氨酸,产生更多ATP以适应外界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270.
为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造成的事故及危害,河北省经贸委、河北省劳动厅在全省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注册工作。目前已对全省100多家企业的300多种危险化学品进行登记注册,各企业认真制作了“两签一书”及化学品安全标签、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标签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参加登记的企业除涉及到石油、化工、运输等行业外,还涉及到合资、个体企业等。至此,河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已正式启动。 河北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华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