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对某重型车的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远程排放监控的NOx数据和PEMS设备测试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远程监控的NOx数据用于表征车辆实际道路的NOx排放特征具备可信性和可行性。基于远程排放监控数据,使用短行程重构PEMS法,建立车辆工况曲线重构方法和基于功基窗口法的排放评估模型,对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进行评估计算,并与PEMS测试结果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短行程重构模型能有效识别车辆排放变化和超标情况,可以作为国六标准在用重型车NOx排放监控的新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2.
第三方施工活动威胁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相关破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安全稳定供气,有的还引发爆炸或火灾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冲击公众安全感。本文对3起燃气设施第三方施工破坏事故(简称第三方破坏事故)中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简称燃气从业人员)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73.
单裂隙介质中水流和溶质运移特性问题是裂隙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基础,其水流和溶质运移规律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Izbash和指数变化的地下水流速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变流速条件下单裂隙介质非达西流溶质运移模型,通过积分变换方法得到了模型的解析解,并模拟分析了非达西流和指数变化的地下水流速下裂隙介质中的溶质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变流速...  相似文献   
74.
当前形势下,集约节约用地不仅是切实解决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切实做好节集约节约用地工作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开展集约节约用地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同时提出几点做好集约节约用地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5.
对我国企业来说,2008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企业除了要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还承受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矿难等人为灾难的影响。除了造成员工伤亡和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外,很多企业的员工士气以及外部形象也都大受影响。对不少企业来说,面对各类灾难和事件,管理者由于之前没有受到足够的培训,  相似文献   
76.
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人地矛盾尤其突出。为研究云南小江流域耕地生态承载状况,以2008、2011、2014、201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和GIS技术在修正耕地产量因子的基础上从地貌分区对小江流域耕地4个节点的生态承载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流域耕地生态足迹增长迅速,其中沉积平坝区、峰丛洼地区和台地槽谷区增长较快;耕地生态承载力先减后增,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流域内除了岩溶河谷区北端耕地生态盈余以外,其余地区皆为生态赤字,对耕地的过度消耗利用,导致耕地处于高负荷状态,很不利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自2014年开始赤字状况有所好转。整体来看,岩溶中山区和河谷区赤字状况要优于沉积平坝区、峰丛洼地区和台地槽谷区。  相似文献   
77.
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针对山区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特色,使之既符合生态环境的合理性,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怀化市为例,以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结构、社会经济特征和区域综合发展方向(PRED系统综合评价)等相对一致性、时限性、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和区域共轭性等原则,采取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两种设计思路4种方法,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MFIVS)等先进技术手段,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区。自下而上途径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按照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和空间跨度与时间跨度相结合等原则来设计指标体系(5个层次、52个单项因子),然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星座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分析三种综合评价,各种评价结果相互验证,其结果大体一致。自上而下途径采用综合定性指标(在此选择纬度和交通位置)。综合两种途径4种方法的结果,怀化市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为2区3亚区两个等级。经过具体尝试,得到的区划结果比较客观准确,也说明该方法是一种简洁实用而又行之有效的综合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78.
李旭  罗国晶  孔凡玉 《安全》2014,(3):7-10
本文从热工制度稳定、操作、故障的产生与排除等一系问题入手,以安德森模型分析机立窑煅烧过程中的行为响应,提供了一条立窑煅烧过程的有效途径,从而杜绝了恶性喷(塌)窑事故。  相似文献   
79.
保持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质量是实现森林健康的基础。研究不同林型下土壤肥力质量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过伐林区金仓林场中的落叶松Lartx gmelinii人工纯林、云杉Picea asperatax紫椴Tilia amurensis天然混交林、紫椴×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天然混交林、五角槭Acer monox白桦×落叶松天然混交林、五角槭×白桦×紫椴天然混交林、白桦×落叶松天然混交林和五角械×紫椴×青杨Populus pseudo-simonii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林分下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其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①林分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密度和土壤pH值增大,而土壤含水量、物理性粘粒含量和养分质量分数减少,但其在不同林分下的变化程度不同;②土壤因子之间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含水量、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密度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分下0~60cm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土壤肥力质量表现为天然混交林高于落叶松人工纯林;采伐降低了土壤的肥力质量;在落叶松人工纯林中,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肥力质量下降。通过对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标值的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肥力质量属于中等以上(优、良、中等)的林地所占研究样地的比例为66.7%,研究区森林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中等水平。建议在经营过伐林时,注意调整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控制采伐强度,同时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比较,以改善林分整体的肥力状况。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直接依据,也为东北地区森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抗生素类药物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锋  应光国  周启星  陶然  苏浩昌  李旭 《环境科学》2009,30(5):1280-1285
为评价抗生素类药物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室内直接吸收法测定了磺胺、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等几类抗生素对水稻土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甲嘧啶、磺胺甲唑、氯四环素、四环素、泰乐菌素、甲氧苄啶对土壤呼吸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4.33%、 34.43%、 2.71%、 3.08%、 7.13%、 38.08%,以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对土壤呼吸影响最大.在试验早期(0~2 d),磺胺甲嘧啶、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的≥10 mg·kg-1处理显著抑制土壤呼吸.同一种抗生素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同,磺胺甲唑与甲氧苄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表现出很好的剂量依赖效应.参考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可以认为试验中各抗生素属于低毒或无实际危害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