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红壤对铬(VI)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南三类红壤对Cr(VI)吸附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对Cr(VI)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等温吸附曲线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吸附量为红壤>赤红壤>砖红壤。酸度、温度和有机质对红壤吸附Cr(VI)均有影响。低pH值时吸附量随pH值升高略有增加,pH值超过某一限度,吸附量急剧下降,直至基本不吸附;温度低于40℃时,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但温度高于40℃时,吸附量不再减少;随有机质加入量的增加,吸附量减少,其相关性红壤和赤红壤达显著水准,砖红壤达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52.
水库滑坡高速入水产生涌浪,当涌浪传播到对岸岸坡时,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沿岸基础设施的破坏,对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研究水库滑坡涌浪冲击力在对岸岸坡上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以三峡库区中等宽缓库段滑坡及河道规模为原型,开展了1∶400比例的三维正态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初步揭示了水库滑坡涌浪动压力的类型、...  相似文献   
53.
以长株潭城市群3个城市(长沙、株洲和湘潭)疫情期间(2020年1月24日~2020年5月31日)大气PM2.5和O3小时平均浓度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污染物日变化规律、长期持续性、多重分形性及自组织演化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阐释疫情期间高污染事件发生及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首先,对3个城市PM2.5和O3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O3呈现出昼高夜低的单峰型,而PM2.5日变化规律表现出昼低夜高单峰型,与非疫情期间的特征有所差异.进一步,应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和概率统计分析,研究了大气复合系统中PM2.5和O3质量浓度序列的长期持续性和多重分形结构.结果发现3个城市PM2.5和O3浓度序列均具有显著的长期持续性特征和较强的多重分形结构,同时,应用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法(DCCA)方法和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法(MFDCCA)对PM2.5和O3两者之间的互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PM2.5-O3之间的互相关也存在显著的长期持续性特征以及在不同时间尺度存在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将疫情期间得到的非线性分析结果与2018年和2019年同期非疫情期间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SOC)探讨了大气PM2.5和O3浓度时空演化的内在动力规律,并结合典型区域气象特征,阐明了SOC内禀动力机制可能是COVID-19疫情期间大气高污染形成的主导机制之一.疫情期间大气PM2.5和O3浓度并非分别独自演化,而是依然保持复杂的相互作用.静稳气象条件下,大气复合污染内部的非线性耦合作用可能达到动力学临界状态,将导致长株潭城市群在疫情期间仍有发生大气高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讨甲醛暴露对小鼠骨髓组织的毒性影响,选用SPF级昆明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0.5,1.0,3.0mg/m3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72h,染毒后检测骨髓细胞中细胞周期变化、DPC(DNA-蛋白质交联)、DNA稳定性、骨髓细胞分化关键因子Nucleostemin和CYP1B1在各暴露浓度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甲醛暴露造成骨髓细胞的DNA损伤,其DNA稳定性和DPC效应均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骨髓细胞分化关键因子Nucleostemin表达量在各浓度染毒组中与空白组相比,1.0mg/m3浓度组有极显著性升高,而0.5和3.0mg/m3浓度组则是极显著性降低,与空白组相比CYP1B1基因在0.5,1.0,3.0mg/m3浓度组中表达,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并且1.0mg/m3浓度组上升较多.本次研究表明,甲醛暴露能影响小鼠骨髓组织细胞正常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55.
随着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脆弱性已成为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为灾害学研究的独立领域。该文系统地阐述了社会脆弱性概念及其理论内涵,辨析了社会脆弱性与风险、敏感性和适应性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归纳总结社会脆弱性量化评估的理论框架模型、研究方法及社会脆弱性因子选择的理论依据,最后探讨了社会脆弱性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社会脆弱性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脆弱性产生根源,辨识社会系统内部的敏感要素和薄弱环节,完善区域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6.
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的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风险分析是结合生态学、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徐州区域尾水导流工程的实施对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的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该工程投资大,涉及的区域广,影响因子多而复杂,势必对沿线的生态环境有长期潜在的影响。本文利用生态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开展了重要受体新沂河湿地的风险分析,尾水灌溉、洪涝灾害的生态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据估计,中国有3.5亿吸烟者,每年消耗1.7万亿支香烟。目前中国每年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到本世纪中叶,累计将有一亿中国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58.
采用盆栽试验每份材料栽2桶,每盆装4 kg低磷酸性红壤(速效磷2.53 mg·kg-1、速效氮156.7 mg·kg-1和pH=6.03),设置不施氮肥(速效氮156.7 mg·kg-1)和施氮肥(速效氮490.0 mg·kg-1)两种处理对539份云南稻核心种质17个形态性状及其相对指标,研究低磷胁迫下云南稻形态性状的氮肥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低磷胁迫下云南稻核心种质籼稻氮效反应明显比粳稻敏感;按氮反应相对指标将云南稻种17形态性状划分为氮反应的强敏感、中敏感、弱敏感和不敏感型四种类型;揭示了低磷胁迫下云南稻种氮高效鉴定指标以相对穗干质量和相对总干质量为主,相对穗长、秆干质量、地上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茎蘖数可作为参考指标,其中穗干质量为氮反应的强敏感型,总干质量、地上干质量、秆干质量和茎蘖数属中敏感型,根干质量属弱敏感型和穗长属不敏感型.另外,低磷胁迫下云南稻种8个对氮反应敏感相对性状无论是在539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及其籼粳亚种间,还是在五个稻作区间总趋势是一致的;既证实了该文提出的低磷胁迫下8个氮反应敏感指标性状是十分可靠的,又揭示了低磷胁迫下5大稻作区氮反应的生态差异和土攘类型多样性是云南成为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中心之一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9.
采用实验室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对砷快速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该法检出限为2μg/L,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对于砷质量浓度5μg/L的水样,相对误差为1.00%~10.00%,对于砷质量浓度为5μg/L的水样,虽然相对误差较大,为22.40%,但其测定结果在砷污染快速监测可接受的结果范围内;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差为5.27%~16.54%;同时具有较好的再现性。该方法能减少砷污染筛查的工作量,可满足应对砷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60.
徐州地区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监测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徐州地区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并用雌二醇当量EEQ计算法和风险熵RQ计算法分别对其活性和生态风险水平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地下水中不含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炔雌醇(EE2)等内分泌干扰物,只含有双酚A(BPA),且最高值达26.45 ng/L,提出应把BPA作为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