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今年7月,化工部第十二化工建筑公司对工作服式样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请工人选定工作服式样。 多年来这个公司发给工人的工作服型号不全,男女不分,规格乱,式样旧。80%的工人领到工作服后要重改,大家对此很有意见,强烈要求改进工作服式样,提高质量。 公司供应科根据群众的意见,请技术部门设计了9种工作服式样,并选出其中5种送到施工现场、生产车间,让工人投票评选,广泛吸取群众意见。投票结果,4号三紧式劳动布工作服和5号华达呢工作服以最佳样式当选。 这次工作服民意测验深受工人欢迎。老工人张士禄说:“这件事公司领导真想到工人心坎上了。…  相似文献   
12.
13.
万伦来  李康玮  娜仁  杨峻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473-4480
为揭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的阈值效应,在构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阈值模型的基础上,从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3个维度分析估算了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阈值,并探究了1990~2016年该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其中,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3大胁迫因子的胁迫阈值分别为1803.19hm2、33253.23×104t和888.81×108m3.1990~2016年淮北市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胁迫作用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90~2009年该地区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大气污染均未超过阈值范围,生态系统服务运行状况良好;但是在2010年之后,由于该地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破坏超出阈值范围,从而导致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出现恶化趋势,不过2015年以来恶化趋势有所减缓.因此,该地区必须加快绿色矿区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着力防范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超出阈值范围,以保障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污水收集与处理效能直接影响合流制排水体制下的水安全和水环境,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解析评估的重要内容.以迁安市为例,建立覆盖"污染源—管网关键节点—污水处理厂"的监测网络,基于同步水量、水质监测结果,定量解析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系数和污水处理系统收集与处理效能,并定位问题管段具体位置和主要问题.结果表明:①合流制小区CODCr、NH3-N排放系数分别为43. 4、13. 3 g(人·d),分流制小区CODCr、NH3-N排放系数略高,分别为53. 1、14. 5 g(人·d).②受地下水、河水入渗的双重影响,生活污水从进入市政管网后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幅下降,保守估计下入渗率约为32. 5%,合流制管网截污干管至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河水入渗量达到了14 471 m3d,分流制干管至污水处理厂地下水入渗量约为19 777 m3d.③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均远小于设计进水水质,还存在C源不足、一部分比例的污水可生化性较差的特征,进水BOD5TN〔ρ(BOD5)ρ(TN)〕变化范围为0. 47~4. 32,平均值仅为1. 68.研究显示,地下水河水入渗严重降低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建议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视对于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的摸底评估,并从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和管网缺陷修复上大力整改.  相似文献   
15.
微波法处理含铬废渣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辐照解毒铬渣是一项新技术,为考察该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对铬渣解毒前后性状的变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较完全地使高价铬转化为低价铬,解毒渣中铬主要以三价形态存在,铬渣毒性得到消除;解毒渣浸出液中Cr^6+浓度远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解毒渣已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其在环境条件下可安全存放。说明该技术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今年32岁的黄显来是个老油漆 工了,从安徽老家到北京做家居装修 已经差不多快7个年头了。那次急性 中毒的经历,让他现在一回想起来还 是很后怕。 "那次在一个顾客家里喷漆,因为剩下的活不多,别的工人都走了。 其实,平时我喷漆的时候,他们能不来就不来,实在太呛了。而且,油漆 里头有苯,听说接触多了对以后生小 孩都不好。"黄显来说刺激性很强的油漆味不要几分钟就会熏得人涕泪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部几种自然土壤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几种自然土壤中放线菌区系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变异很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1.9%,60.8 %,65.8%,53.5 %及130.6%.pH差异很小,平均值为8.16,变异系数为6.5 %.②供试土壤放线菌数量n(cfu)=(8.2~1 472.7)×104 g-1.放线菌组成以链霉菌为主,其次为小单孢菌,二者分别占土壤放线菌总数的41.7%~90.9%及 0~53.6%,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2.2%和18.0%及10.3%和154. 2 %.沼泽土中小单孢菌占放线菌总数的53.6%,盐化土中无小单孢菌.高山草甸土、森林棕褐土、黑钙土及灰钙土中分别出现链孢囊菌属与马杜拉菌属、间孢囊菌属、诺卡氏菌属及链孢囊菌属.③在链霉菌属中,可划分10个类群,其中白孢类群、灰褐类群、金色类群、粉红孢类群为优势类群,分别占链霉菌总数的23.3 %~57.0%, 2.7%~32.8 %,5.8%~63.7 及2.3% ~24.6%,其次为淡紫灰类群和灰红紫类群,6个类群共占链霉菌总数的70.3%~100%.盐化土和黑钙土分别为链霉菌数量与类群最少和最多的土壤生态体系.④供试土壤按植被、土壤形成条件及土壤性质分为高山草甸土、森林棕褐土、黑钙土、灰钙土、栗钙土、盐化土、风沙土及沼泽土8种生态类型、盐化土、风沙土和沼泽土3种生态型中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较其余5种生态型差. 表5 参16  相似文献   
18.
简略介绍了环戊酮和环己酮的应用及危害,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环戊酮和环己酮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环戊酮和环己酮降解代谢的过程及其相关的酶类和编码这些酶的基因,重点阐述了环戊酮1,2-单加氧酶和环己酮1,2-单加氧酶及其编码基因.图4参19  相似文献   
19.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以芦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辐射梯度对芦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UV-B辐射增强可显著降低芦苇植株高度、比叶面积、生物量,且高强度辐射处理的影响大于低强度辐射,随辐射时间延长,生物量分配有向地下部分转移的趋势;与自然光照相比,UV-B辐射增强可显著增加芦苇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CAT、GR、APX)、抗氧化物质含量(GSH、As A),且随辐射强度增大,MDA含量、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强程度加剧,但随辐射时间延长,高辐射处理下,GR酶活显著低于对照,GSH也表现出相应的趋势;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类黄酮含量较对照组却显著升高,且高强度辐射处理对芦苇叶片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大于低强度辐射.  相似文献   
20.
开展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旅游先行战略的基础。文章依据西北五省区实际,构建旅游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和ESDA等方法,开展2012~2016年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投资环境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2)从局部空间变化看,陕西主要处在"高—低"集聚特征,具有极化效应,新疆、甘肃、青海主要呈现"低—低"集聚特征,宁夏呈现"低—高"集聚特征。全局空间表现由"一高(陕)一中(新)三低(甘宁青)"的"哑铃型"向"一高(陕)三中(新青甘)一低(宁)的"松尾型"转变,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省域差异正在逐渐缩小。(3)影响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