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安全科学   413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1479篇
基础理论   231篇
污染及防治   220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臭氧(O3)是一种重要的大气微量气体,是影响对流层——平流层大气动力、热力、辐射、化学等过程的关键成分,在气候和环境变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从臭氧在大气中的行为机理入手,研究影响臭氧源和汇的因子,了解臭氧含量变化机制,对当前臭氧研究热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2.
石油化工火灾是我斟消防部队面临的重大恶性火灾事故之一,火灾不但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破坏。灭火的同时,如果消防污水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鉴于此,石化企业消防控灾的环境保护,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3.
分析归纳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首次提出以人群自然死亡率为基础,确定个体风险制定的基础,把化工企业个体风险分为三类,分别为单个或少量暴露人员场所、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和特别敏感的目标对应的个体风险,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产生的个体风险基本吻合.采用ALARP原则,合理确定社会风险并划分为不可接受区、尽可能降低区和风险可容许区.风险标准值的制定为企业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化工企业开展定量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4.
文章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结构演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河南省产业转型轨迹与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着一致性、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滞后于产业转型等结论,并提出一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5.
对滇池外海藻量较为集中的区域,用塑料薄膜围一封闭的水体,避免水量交换。在水面下分3层(0.5m、1.0m、1.5m)进行不同采样点和不同水深的水质监测,得出藻类在水中的纵向分布规律。通过进行滤除藻前、后水样的分析,发现藻类的存在会导致水样监测结果偏高。在此基础上对富营养化水体监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6.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大柴旦台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大柴旦震群序列尾波Qc值在流逝时间窗长60~90 s时间内的变化特征,计算频率从3 Hz至18 Hz,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Qc(f)=(72±19.9)f0.93±0.08。计算结果反映出大柴旦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Qc值较低,说明大柴旦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地区,这与大柴旦地质结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157.
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基于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的城市特征性指标对城市特征性要素的量化和评价,是将生态城市个性这一主观观念变为可操作性目标的主要途径.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城市"健康、安全和发展"内涵,探讨了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方法.以厦门为例构建了厦门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揭示了厦门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总体状态为亚健康状态(0.69)、比较脆弱的中警状态(0.39)和一般持续的发展状态(0.63).与现实的分析调研结果相符.这表明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有助于研究者辨识和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定复合特征,更有针对性地明确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行动领域,从而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8.
2006年5月采集了大辽河河段3个柱状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常规离心方法和DGT方法测定了柱状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发现沉积物中Cd、Co、Cr和Cu元素含量高低的顺序依次是Cr>Cu>Co>Cd.用DGT方法测定的孔隙水中Cd、Co、Cr和Cu的浓度比用离心方法测定的浓度要低.DGT测定的孔隙水中Cd、Co、Cr和Cu的浓度cDGT与离心方法测定的孔隙水浓度c的平均比值R分别为0.389、0.328、0.863和0.403,这说明沉积物中这几种金属从固相到液相的再补给速率大小遵循如下规律:Cr>Cu>Cd>Co.沉积物中Cd、Co、Cr和Cu元素的释放通量分别为1.12×10-7~3.28×10-7 nmol/(cm2·s)、2.48×10-7~10.40×10-7 nmol/(cm2·s)、8.80×10-6~12.65×10-6 nmol/(cm2·s)和6.14×10-6~13.93×10-6 nmol/(cm2·s).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和Cu元素的迁移转化主要受有机质影响;而Cr元素的迁移转化除了受有机质影响外,还受铁锰氧化物影响比较显著;而Co元素可能受氧化还原电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9.
活性炭纤维电极电还原产H2O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活性炭纤维作为阴极,比较了活性炭纤维电极和石墨板电极产H2O2的浓度,并对影响活性炭纤维电极产H2O2的因素(pH、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活性炭纤维电极电还原产生H2O2的浓度远大于石墨板电极.当实验在pH=3.00、电流密度8.89 mA/cm2和电解质(Na2SO4)浓度0.05 moL/...  相似文献   
160.
葛洲坝至古老背江段鱼类的水声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0 kHz)对葛洲坝至古老背-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自然保护区核心江段(30 km)的鱼类进行了5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该江段中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深潭处分布集中,而急流处分布很少,葛洲坝至艾家河江段鱼的密度明显大于艾家河至古老背江段;在中华鲟产卵日,鱼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高度密集,2004年的平均密度达到62.62±24.77尾/1 000 m3,2005年的平均密度达到70.58±37.45尾/1 000 m3;整个江段中,体长60~106 mm的鱼类占有较高比例,约7.0%以上,53 mm以下的鱼类和750 mm以上的鱼类占较低比例,均小于2.0%;调查期间,探测到中华鲟产卵亲鱼,初步估算2004年的资源量约为1 453尾,2005年的资源量约为789尾;95%置信度下分别为1 370~1 537尾、775~803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