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壳聚糖辅助下玉米修复铅污染土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壳聚糖辅助下玉米(ZeamaysL.)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考虑了4因素3水平,4因素为土壤铅含量、壳聚糖含量、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加入壳聚糖后的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壳聚糖会造成玉米生长停滞,甚至死苗,原因在于壳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会造成土壤板结,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同时壳聚糖将土壤中的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玉米重金属中毒.加入壳聚糖后,玉米对铅的吸收较对照结果有很大提高,壳聚糖能够促进铅元素从土壤向植物体内转移,但壳聚糖促进铅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较弱;综合壳聚糖的促进效果,在土壤铅含量为1.8g·kg-1,壳聚糖含量为5mmol·kg-1(土),壳聚糖溶液pH值为4.5,提取时间为7天的条件下,有利于促进铅在玉米地上部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212.
环境督查改革是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环境督查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落实中央各项决策和环保部的各项要求,必须坚持环境督查改革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加强国家监察、政府责任落实和国家意志执行、监督执法、环境质量改善。本文提出了环境督查改革目标模式,环境督查改革设计方案,以及分三个层次的改革路线图。  相似文献   
213.
214.
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很强的面污染源是水环境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面源污染负荷的准确估算是研究和治理面源污染的基础。现在的面源污染数字模型大多数建立于DEM之上,高成本的DEM限制着这类模型的发展。新兴模型——NLM以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完善而著称。借助于NLM,以三峡重庆库区为例研究分析面源污染的机理,面源污染负荷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面源负荷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等。从硝化、反硝化、矿化、吸附等作用过程中更深层地剖析了面源污染行为;掌握了面源污染物TP、NH3-N、NO3-N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降雨量、土壤有机成分、土壤气温、总辐照等因子对各污染物负荷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总之,NLM为开展面源污染负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5.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的新观念新要求,着力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以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优化生态和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掀起生态建设新高潮,努力开创惠州环保宣传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16.
本文首先研究了高速公路上视频监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部分,并结合具体的实际环境分析了该系统需求特点和设计难点.给出了系统核心部分-数据处理模块芯片选取依据,并对选择的核心芯片TMS320C6201作了简要的介绍.文章重点论述了基于DSPTMS320C6201的视频监视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法,包括采用的多种综合技术以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17.
由无锡市恒安塑胶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产品——防电磁波隔热安全帽,于2007年10月12日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18.
第三章安全测试 (四十) 验电笔只一端与带电体接触或接近,为什么会发亮? 验电笔分低压和高压用的两种。低压验电笔是由一个氖气灯泡和一个高电阻(约500千欧)串联而成,高压验电笔是由一个氖气灯泡和电容器串联组成。氖气灯泡的发亮是由于其两极间有一定电位差时,氖气的原子被外部电场所激励,形成辉光放电。验电笔虽然只有一端接触或接近带电体,但另一端是通过人体对地形成了另一个电极,因  相似文献   
219.
第64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将于2001年10月18日~22日在上海举行。这次交易会是经国家国内贸易局批准,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权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劳保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将充分  相似文献   
220.
土壤中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衡吸附法,以我国12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为介质,对丁草胺在土-水界面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在24h内可基本达到表观平衡,但有机碳(TOC)含量低(<5g/kg)的土壤需较长时间(60h);丁草胺平衡吸附量与TOC和无定型氧化铁含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0.692;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受复杂的多反应机制控制,可分为快速和慢速吸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TOC控制着丁草胺的吸附速率.黏粒和CEC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3个因素可以解释77.8%吸附速率的变化.结合运用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