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酸性降水pH值与化学成份及降水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菁  黄建 《大气环境》1991,6(4):27-29,35
  相似文献   
12.
沈菁  黄建 《干旱环境监测》1994,8(3):147-149
对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硫化氢的标准溶液、样品的稳定性、温度对试剂空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得出:硫化氢标准使用液用磁性锌氨络盐吸收液配制,冰箱保存至少可稳定2个月;温度对试剂空白值有影响,应根据不同显色温度,确定不同显色时间;绘制标准曲线和样品测定应用同一量器迅速加入显色剂,以提高其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在大气监测工作中,作为质量保证措施之一,就是要求校准曲线的斜率b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检验标准溶液的准确度以及试剂的质量。《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简称“手册”),以及最新出版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均对斜率控制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的  相似文献   
14.
15.
黄建  沈菁 《干旱环境监测》1993,7(4):238-240
通过研究大气中硫氧化物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建立起城市大气中硫氧化物的统计预测模型,该模型经验证,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人为镉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污染源识别在污染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通过文献调研,构建了浙江省人为镉工农业排放因子清单,并采用清单核算法对浙江省人为镉排放的源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浙江省人为镉排放在1995—2017年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39 t增加到2007的141 t,自2007年以后,浙江省的镉排放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其排放量在140 t·a-1左右.其中75%以上的镉通过固废的形式排放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水体的镉分别约占15%和10%.在所有排放源中,原煤燃烧的镉排放贡献率最大,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其他排放源从大到小依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塑料生产、有色金属开采、油料消费、磷肥生产、蓄电池生产、平板玻璃生产和陶瓷生产.各个地区镉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2015年杭州市和宁波市镉排放量已达到20 t以上,以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北部区域远远高于南部区域.因此,建议未来浙江省镉污染排放源头治理重点是减少原煤燃烧,其次是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造纸生产、水泥生产,尤其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7.
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心控制软件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谦  沈菁 《四川环境》2004,23(2):91-94
利用Microsoft office 2002软件开发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心控制软件,具有智能模块化功能,从数据采集、整理、统计、计算、制图、制表等方面均可自动完成,直观、快捷、高效,可满足空气质量日报准确、及时上报要求,并可以较短时间内完成空气质量预报,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8.
沈菁  李谦 《干旱环境监测》1997,11(2):109-112
臭氧是现代城市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开展空气中臭氧监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方法灵敏.简易可行[1]。但在文献[1]中对臭氧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只提到了标准贮备液(每毫升含240μg臭氧)贮于暗处可稳定一周.而在实际监测中需要更长的稳定时间.才有利于质量控制。为此.我们就臭氧标准贮备液、标准中间溶液.标准使用液的稳定性以及硼酸碘化钾溶液对试剂空白值的影响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这对监测技术的发展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l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1.1.1仪器:10ml…  相似文献   
19.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简称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_2,以其吸收液毒性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在取代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在大气监测工作中,质量保证措施之一,是要求校准曲线的斜率b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检验标准溶液的准确度及试剂的质量。《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对斜率控制范围均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校准曲线斜率不在规定  相似文献   
20.
黄建  沈菁 《干旱环境监测》1992,6(3):185-187
地表水环境监测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目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表征了地表水的质量状况.我们对地表水进行评价时,往往不是用监测结果本身,而是用它的一些统计量.如平均值、百分数等.这样平均值的代表性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地表水一年三期六次或八次采样所得监测结果的年均值(系算术平均值)是否具有代表性?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