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51.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含大规模风电电网综合安全评估模型。首先研究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充分分析大规模风电注入功率对电网的影响后,综合考虑风电送出水平、电网静态安全性、暂态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多个指标建立大规模风电注入功率对电网影响的评估模型;最后以甘肃酒泉大规模风电基地为实例,仿真分析大规模风电注入对电网的影响,提出适应该风电基地的模糊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和评语集,对大规模风电注入功率对电网影响的评估模型计算求解,量化评估该风电送出方案,验证了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2.
羧甲基纤维素(CMC)/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废水处理,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染料pH对该吸附剂吸附染料刚果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与有机蒙脱土已经很好地复合,在吸附温度为30℃条件下,当吸附时间为4 h,染料初始浓度为800 mg/L,染料pH=10时吸附剂对染料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可达156.64 mg/g。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式。分别借助振荡器和超声波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进行解吸,研究解吸时间对吸附剂解吸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条件下的解吸效果(34.45%)好于无超声波条件(15.69%),超声波有助于提高解吸率。  相似文献   
453.
怒江流域森林资源的本土利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怒江流域北段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4个社区的森林资源利用状况详细调查数据,运用建房频率计算农村地区建房周期、气干密度换算薪材材积等方法,分别依本土居民的建材、薪材、围栏(篱)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NWFPs)4种森林资源利用方式,计算、分析怒江流域北段森林资源当地利用的消耗量和消耗结构。结果显示:怒江流域北段建房材消耗量0.10 m3 /a·人,薪材3.87 m3/a·人,农地围栏用材0.019 m3/a·人,年户均采集以菌类和中药材为主的非木材林产品73.95 kg。表明消耗量最大的利用形式是薪材,而非传统认为的建房材和农地围栏材;农村社区木楞房、木片房和农地围栏“长期留存”,而薪材流量大“库存小”的表象,是导致认识偏差的原因。调查社区的地理位置、社区规模和民族组成等在怒江流域北段具较强代表性,结果可为调查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也可为高黎贡山(怒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4.
周末是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周期性出现的旅游小高峰期,但其研究未得到重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获得了岳阳楼景区周末游客构成的基础资料,并对游客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就此提出岳阳楼景区经营管理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55.
运用所制定的连续挤压工艺生产方案生产了传热性能高的铝内凸筋D形管 ,通过连续挤压工艺试验 ,对影响D形管机械性能的因素以及显著影响D形管传热效果的内凸筋高度的成形规律 ,从制定挤压工艺的角度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为进一步推广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56.
针对2022年1月5—14日连云港发生的细颗粒物(PM2.5)连续污染事件(PM2.5超标共计5 d),基于常规空气质量参数、气象要素、颗粒物组分参数等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污染期间PM2.5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成因,结合大气化学与天气预测模式(WRF Chem)和敏感性试验方法,定量评估了应急减排措施对连云港各区县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 d超标日中有3 d为轻度污染,2 d为中度污染,全市PM2.5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利的气象条件(静稳、小风、高湿)、本地排放(机动车尾气、工业工艺源)和二次生成共同导致了PM2.5污染的发生。实施黄色预警管控后,ρ(PM2.5)平均值下降了4.6μg/m3,降幅为5.2%,其中东海县和灌云县ρ(PM2.5)的降幅最大,分别为6.1%和8.3%,同时污染天ρ(PM2.5)峰值平均下降了9.4μg/m3(6.0%)。通过PM2.5过程分析方法发现,应急减排导致人为排放、化学过程和背景浓度对近地面ρ(PM2.5)正贡献的减少量要显著大于垂直混合、区域输送和对流过程负贡献的增加量。  相似文献   
457.
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中,防范由此导致的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现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流域十堰段为例,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的识别,通过情景分析探讨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结果表明:将农业面源污染极高风险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氮、磷流失削减率可分别达35.9%和26.3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态系统连通性,且人口生态压力指数较小(0.23),可统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丘陵山区提供一种红线优化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8.
45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