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王剑 《环境教育》2013,(7):102-102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校,多年来在环保教育方面工作开展地扎实有效,从2009年底,学校根据形势,将低碳教育作为环保教育的重点,取得累累硕果。高举低碳大旗,开始低碳"征程"2009年的12月23日,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以"我们的地球妈妈发烧了!我们的地球妈妈生病了!"为主题,举办了"低碳环保小卫士"出征大会。在出征大会上,青岛市团市委学少部部长将出征旗帜授予了学校,随后,在"低碳环保小  相似文献   
43.
随着安徽经济的发展,安徽省的大气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2017年5月20—21日安徽省滁州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为例,采用监测和模拟(HYSPLT模式、CMAQ源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污染过程产生的天气条件、污染物来源分析等方面分析此次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二是该时段内本地源排放比较集中。文章表明,安徽省等华东和华北两大经济区之间地带的污染形势也很严峻,环境管理相关部门在着重治理江浙沪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空气污染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华东和华北两大经济区之间地带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44.
当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时,为保护公众和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快速地选择合适的应急防护行动.通常采用的应急防护行动有疏散、隐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服用解毒剂等.决策者必须权衡大量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如化学品的释放特征、事故现场的气象条件及影响范围内的人群分布等来进行应急防护行动决策.本文在分析应急防护行动决策过程关键要素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影响应急防护行动决策的因素,介绍了应急决策常用的方法,以便在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过程中有效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45.
工业园区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产业共生的生态模式,以充分利用资源、减缓或消除环境破坏、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需求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以产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及产业共生模式的类别及特征。并以天津空港经济区为例,构建了嵌套型工业共生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6.
地下水水化学是研究矿区复杂水文地质与水-岩作用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水文地球化学与环境同位素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滇东北毛坪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含水系统之间的水化学分布特征差异显著,指示了其不同的来源或经历了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过程.针对水化学特征的因子分析表明,该区水化学主要受地下水径流途径、碳酸盐岩的水岩作用、硫化物矿物的氧化溶解及农业活动等因素控制.本研究对探究西南地区复杂岩溶金属矿区地下水组分的来源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7.
采用3S(RS、GIS、GPS)技术手段,获取漾濞江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与传统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漾濞江流域土地利用图进行栅格转换和地图代数运算,形成具有复合数据结构的新的栅格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获得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以及各地类的土壤侵蚀数据.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确认,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草地类型的转化有利于减轻土壤侵蚀强度,而向耕地类型的转化则加重土壤侵蚀强度.  相似文献   
48.
毛江胜  刘宾  郭栋梁  王剑 《生态环境》2011,20(2):364-36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考查氟铃脲在棉叶及土壤上使用后的降解和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铃脲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氟铃脲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其降解常数。按照试验要求,氟铃脲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均未检出,低于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05 mg·kg-1)。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棉花和土壤中的氟铃脲残留测定;建议2%氟铃脲乳油在棉花上防治病害,用药次数1次,使用剂量是22.5~30.0 g·a·i·hm-2,在棉花上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10 d。  相似文献   
49.
沧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沧州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于2009年4-11月采集了沧州大气降水样品,测定了pH值、电导率和主要离子(Na+、NH4+、K+、Mg2+、Ca2+、F-、Cl-、NO3-和SO42-)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pH值为4.18~7.30,降水量加权平均pH值为5.23,降水酸化频率为34%;电导率值为18.5~245.0μS/cm,降水量加权平均电导率值为39.2μS/cm;降水主要离子加权平均浓度为641.36μeq/L;降水中主要阳离子成分是NH4+和Ca2+,降水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91.06和96.81μeq/L,分别占到阳离子总量的53%和27%;阴离子主要成分是SO42-和NO3-,降水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75.05和58.19μeq/L,分别占到阳离子总量的63%和21%。降水中[SO42-]/[NO3-]值为3.01,仍属于硫酸型降水,但酸雨类型逐渐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过渡;[NH4+]/[Ca2+]值为1.97,NH4+对降水酸度的中和作用要大于Ca2+;NH4+、SO42-和NO3-等二次组分占到降水中主要离子总量的66%,表明二次污染比较严重。降水离子相关分析表明,SO42-、NO3-、Ca2+、NH4+的相关性较好,SO42-和NO3-的相关系数为0.732,NH4+与SO42-(R=0.540)、NO3-(R=0.628)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Ca2+与SO42-(R=0.532)、NO3-(R=0.410)相关系数。气流轨迹分析表明,研究区降水主要受到5类气团影响,不同气团影响下,降水pH值、电导率和离子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