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上海市环境监测行业质量管理工作在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近期和中期规划。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和QC指标评定体系,组建质量与技术管理委员会,建立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QA/QC体系。在全市环境监测行业内建立质量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法制保障体系,推进LIMS建设并实现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LIMS的无缝链接,探索构建"上海市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12.
浅谈环境监测仪器的量值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环境监测仪器量值溯源的基本知识,阐述了检定与校准的区别,归纳总结了环境监测仪器量值溯源的途径与方法.旨在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及监测人员对仪器检定和校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便更准确、更规范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黄浦江上游优先控制有机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参考国内外同行有关控制物的筛选方法,通过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的污染现状分析,确立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原则和筛选程序,建立了黄浦江上游工业废水和地面水中的优先控制的名单。  相似文献   
14.
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紧紧围绕国家和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职能.注重机制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全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省120家县级单位.已有111家完成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县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已覆盖了823个乡镇(街道),登录企业105327家,录入256592条隐患.已整改249506条隐患.整改率97.2%。  相似文献   
15.
控制造纸废水对水源污染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综合指标结合GC/MS技术对某造纸厂造纸废水的产生、治理和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讨论了控制造纸废水对水源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事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扎实细致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我们安监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和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去年,国务院安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这是国务院安委会第一份关于安全培训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也是迄今为止层次最高、内容最全面、措施最具体的有关安全培训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市、县都要研究制定出落实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确保“十二五”期间高标准完成安全培训的目标任务.使我省的安全培训工作保持在全国的第一方阵。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安全培训保障能力。一要加强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全省安全培训考试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总结交流各地安全培训考试机构建设的典型经验。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推进全省安全培训考试机构建设和规范化运行.全面实现“教考分离”.为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地表水中51种有机污染物加标回收率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多家实验室的监测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中51种有机物的加标回收率质量控制水平,提出了两种概率下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51种有机物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控制范围比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宽,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可控制在60%~120%之间,个别化合物的回收率需要放宽至40%~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