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农田土壤镉(Cd)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安全与居民身体健康,而微生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Cd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法.为了给Cd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功能菌株,采取平板划线从Cd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高耐性耐Cd菌株B-6,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菌株对Cd2+的吸收转运特性.经鉴定,高耐性耐Cd菌株B-6为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cepacia),其对Cd2+的耐受阈值为850 mg·L-1.通过单因素优化培养发现,菌株B-6对Cd2+的吸收量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培养液初始pH值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发现菌株B-6能够有效调控系统的终点pH值;随着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初始浓度为400 mg·L-1,培养温度为30℃,培养液初始pH值为5.0,转速为120 r·min-1,培养时间为72 h时,菌株B-6对Cd2+的吸收效果最佳,达到51 mg·g-1.通过分析亚细胞组分Cd2+含量发现,Cd2+被菌体吸收后主要赋存于细胞壁.  相似文献   
172.
耐镉细菌联合电动技术修复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传统电动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耐镉细菌联合电动修复技术修复镉污染土壤.通过在含镉土壤中接种3种耐镉细菌Escherichia coli strainBacillus sp.和Bacillus cereus strain,以电压梯度1 V·cm-1通电10 d,比较不同耐镉细菌对土壤Cd去除和形态转化,以及电能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scherichia coli strainBacillus sp.、Bacillus cereus strain的试验组比传统电动修复的Cd去除率分别提高7.63%、17.21%、19.53%;单位修复能耗分别降低64.78、109.52、116.54 kW·min·mg-1.由于Bacillus cereus strain对Cd2+的吸附量高于Escherichia coli strainBacillus sp.,且能有效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毒性,因此采用Bacillus cereus strain联合电动技术修复镉污染土壤时效果最佳,Cd去除率达到30.77%,单位修复耗能为48.94 kW·min·mg-1.  相似文献   
173.
将逆电渗析(RED)电极氧化还原反应作用于有机废水降解,可以达到利用低品位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的目的.RED反应器阳极产生氧化反应生成的HClO及阳极表面直接电化学氧化反应对有机废水产生氧化降解作用,阴极发生电芬顿反应生成H_2O_2对有机废水产生氧化降解作用.为了验证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有机废水氧化降解工作机理,通过搭建一个由40对膜电池单元所构成的实验室规模的RED有机废水氧化降解反应器及相应的实验系统,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模拟废水进行氧化降解机理研究.通过3次重复性实验研究发现: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降解条件下,浓度为150 mg·L~(-1)各500 mL的酸性橙Ⅱ模拟废水分别流经RED反应器阴、阳两极,阴、阳极12 min酸性橙Ⅱ平均降解率分别可达90.14%和97.87%,20 min酸性橙Ⅱ平均降解率分别达到97.56%和99.8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浓差能驱动的RED反应器对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为后续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4.
概述了当前流行的自然灾害区划方法,提出了基本于单元的自下而上进行了图班合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芭本单元的空间邻接系数,对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空间图斑的合并中。  相似文献   
175.
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配合大型蚤和斑马鱼胚胎毒性试验验证,测定有"红虫"存在的自来水以及用氯胺、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对"红虫"进行杀灭后自来水的生物毒性,判定其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显示:"红虫"自来水并没有检测出明显的生物毒性;氯胺在起始剂量不超过4mg/L时不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用其杀灭"红虫"后的自来水具有较低的健康风险;采用低浓度过氧化氢(0.005%)对"红虫"进行杀灭,其杀灭后自来水仍具有较强生物毒性,最终认为不宜作为自来水常规消毒剂;使用6~8mg/L的二氧化氯可有效杀灭"红虫",杀灭后自来水的生物毒性为低毒,其最终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76.
从系统安全控制出发,分别从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三方面对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概括分析了各方法的实现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7.
硅藻土的改性以及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藻土作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中。硅藻土具有独特的表面结构与优异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硅藻土吸附原理的研究,很适合于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各种工业污水的处理。在简单介绍硅藻土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硅藻土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及对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吸附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8.
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青海湖流域土壤的环境背景值,2008~2009 年分别采集流域表层土壤样品共 273 个,采用X 荧光光谱仪分析了29 种元素(Na、Mg、Al、Si、K、Ca、Fe、P、Ti、V、Cr、 Mn、Co、Ni、Cu、Zn、Ga、As、Rb、Sr、Y、Zr、Nb、Ba、Pb、La、Ce、Nd 和 Th)的含量, 根据ArcGis 地统计工具ESDA 模块,确定了表层土壤背景值及其范围。结果表明:总体上青海 湖流域表层土壤各元素含量偏低,但Ca 元素含量明显偏高,Zn 元素含量明显偏低;流域风化程 度是初等风化脱Ca、Na 阶段向中等风化脱K 阶段转变,风化环境处于冷干向暖湿转变,风化的 主控因素是母岩和温度;大多数元素含量的变化都与沉积物中粘土(<4 μm)含量的变化呈一致 性,而与砂(>63 μm)的含量变化呈反相关关系,这些元素多赋存在细颗粒物中,少部分元素容 易赋存于粗颗粒中;常量元素的活动性的顺序为:K2O > CaO > SiO2 > MgO > Na2O > Al2O3 > TiO2 > P2O5 > Fe2O3 > MnO;微量元素的活动性的顺序为:Ni > V > Pb > Ba > Sr > Zr > Ce > Rb > Co > Zn > La > Y > Nd > Cu > Th > Nb。  相似文献   
179.
在介绍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成本效益法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矿山安全成本效益法的概念,并运用此概念对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实例说明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可以为矿山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0.
论文提出了一种集群测控系统,以高经济性地解决高压变电站母线测控装置无后备的难题.系统构建了全新的变电站测控系统架构,设计了实现数据同步采集、传输和上送的优化方案,并改进了数据遥测方法,消除了变电站测控装置冗余方案的空白.方案对参与功率平衡度的多间隔交流量数据进行同步采集、同步传输后,实现同步上送遥测值的功能,保证了各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