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自动汞分析仪、GC-ECD和原子荧光分析了汞污染暴露1,3,7,20,30,90d后,大鼠脑、肝、肾中的总汞、甲基汞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汞、甲基汞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各组织对总汞和甲基汞蓄积量的顺序是肾>肝>脑;从甲基汞和总汞的比率分析发现,甲基汞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在脑中有较高的蓄积;硒能够拮抗汞在脑、肝、肾中的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102.
北京密云水库沉积物中汞的存在形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改进Tessier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冷原子吸收对北京密云水库沉积物中汞的形态进行研究,发现密云水库沉积物的总汞含量较高,沉积物中的汞主要以气态汞、有机汞和硫化物汞的形式存在,生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汞较低,但一些目前不能直接利用的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汞,需要对此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3.
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利用GC/MS对黄浦江8个断面表层沉积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沉积物中PAHs总量为0.244—2.805μg·g-1,从上游到下游呈升高趋势,工业污染和城市活动是黄浦江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水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较大的输入贡献.特征化合物指数分析表明,黄浦江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中下游显示一定的混合来源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有机碳是影响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青海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更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5.
黄浦江表层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 1977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将6种PAEs列为优先控制的有毒污染物, 1997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将8种PAEs列为环境激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6.
我国不同土壤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8种典型类型土壤,运用生态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土壤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选取大麦根长和生物量为反应终点,运用计算Dose-response的S-Logistic模型计算出引起反应终点比对照减少10%和50%时的土壤总铜浓度(EC50、EC10)和外源铜浓度(EC10a、EC50a)。结果表明,由根长数据得出的EC10a、EC50a为最佳的分析8种土壤铜的生物可利用性的指标。8种土壤的EC10a在25.3~170.2mg/kg,EC50a在58.1~429.5mg/kg,数值分布范围较宽,说明8种土壤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存在差异,生物可利用性的大小依次为:漳州>海口>烟台>武威>西藏>上海>铜仁>洛阳。ECX与pH和CaCO3呈显著正相关,而这两个指标都是土壤酸碱度的表征,说明土壤的酸碱性能显著影响土壤中铜的生物可利用性。土壤对铜的最大吸附量xmax与ECxa呈显著正相关性,提示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影响铜的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讨汞污染暴露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采用清镇化工地区汞污染粮食对大鼠进行暴露试验,研究不同暴露时间节点处大鼠肝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并以市售上海粮食作对照.结果表明,利用汞污染的粮食对大鼠暴露7 d后,大鼠肝中NO含量及NOS活力出现显著升高(p<0.05).7~30 d暴露与长时间暴露90 d情况相比,肝中NO含量相对稳定.对大鼠肝中汞、硒元素的分析表明,汞、硒元素含量间有相关关系(r=0.9426),表明硒元素对汞的毒性作用有一定影响.长期暴露90 d后,肝中NO含量出现急剧上升,与对照组相比上升200%.同时,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也出现显著升高(P<0.05),表明长期暴露引起了机体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分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各大燃煤电厂以及煤化工厂固体废物样品,研究了固体废物中的汞分布规律及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汞易在脱硫石膏、粉煤灰和气化粗渣中富集,汞浓度分别为0.16、0.24、0.15 mg/kg,而炉渣和气化细渣中的汞含量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05、0.03 mg/kg。通过化学组成及汞含量数据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汞本身易挥发的性质和固体废物的物化性质有关。此外,通过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发现,脱硫石膏、粉煤灰、气化粗渣的浸出汞浓度小于浓度限值(0.1 mg/L),而气化细渣因锅炉回用,不参与填埋,汞又不易在炉渣中富集,故总体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固体废物无汞环境污染倾向。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地区大气中汞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镀金细砂填充的石英采样管在采暖期的非采暖期于北京地区七个采样点收集空气中的气态汞,用二步汞齐化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浓度并与实时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都表明,采暖期北京地区大气中汞的浓度低于非采暖期大气中汞的浓度,对于除燃煤以外汞的来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生物膜及其组分对4-氯酚的吸附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4-氯酚在生物膜不同组分上的吸附速率特征.本实验中生物膜不同组分包括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模拟水体悬浮颗粒物(高岭土)、细菌细胞、胞外多糖、高岭土及有胞外多糖存在的高岭土5个部分.结果表明,生物膜及其不同组分均对4-氯酚发生吸附,以细菌细胞更为显著,但它们的时间动力学过程不同. 在所研究的5种吸附体系中,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高岭上体系较快地达到近平衡状态.并且吸附时间过程受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