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富营养化是人工景观湖建成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做好其富营养化的预测和防治。通过文献资料,归纳出多个总磷、总氮模型,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一个总磷、总氮计算公式,经过实测、资料验证和筛选,最后选用较好的模型对一人工景观湖富营养化进行了预测,为人工景观湖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2.
自然保护区是受特殊保护和管理的一类特殊的可靠性系统。本文从可靠性视角出发,利用冲击模型方法和MATLAB随机模拟技术,以贵州草海为例分析自然保护区系统的寿命行为和失效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50年代以前,草海系统受到的人为干预相对较少,可靠性长期保持相对稳定。以人类活动为主的冲击影响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对保护区生态功能产生了强烈干预。(2)在1958—1980期间,政府出于防涝减灾考虑的引流排水行为扮演了系统的主要冲击,对其可靠性产生了毁灭性影响。(3)在1980年之后的30多年里,周边农民出于造田增地需求的排水毁林自发性活动则形成草海保护区的新一轮冲击,并持续影响着系统的生态功能。(4)目前草海在调节气候、缓解灾害、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生态功能已严重弱化。如果最近几十年的人为冲击模式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保护区系统极有可能在近期内再次发生功能性崩溃。  相似文献   
283.
基于已完成的90余例进口粉末涂料物品固体废物属性的鉴别实践,系统介绍了所遇到的进口粉末涂料物品的申报品名、每种品名所占的比例、种类以及每种种类的特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关键方法和所占的比例,其中申报品名主要为粉末涂料,所占比例为46.3%;鉴别结果主要为过期粉或者不合格粉,所占比例为41.8%。为进口粉末涂料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和监管提供参考,对将无法再生利用的废粉末涂料固体废物堵在国门之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4.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SnO2/Ce^4+,并用XRD、SE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为反应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催化剂再生方法。结果表明:在pH值为6,苯酚初始浓度为50mg/L,催化剂投加量4g/L,光照距离12cm,光照时间为150min,降解率达67.73%,添加助催化剂H2O2后,反应60min,苯酚降解率达到86.33%,催化剂的最佳再生方法是先用1mol/L的硫酸浸渍24h后,在450℃下焙烧6h。  相似文献   
285.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一直受科学家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无法确切论证气候变化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及对小岛和低地国家带来损害情况下,该议题自提出至今的进展都举步维艰。本文对议题谈判进展及各方立场进行梳理,提出未来谈判和规则的制定应以全球气候正义为价值衡量标准,树立整体观上的气候正义理念。并对气候正义内涵进行具体解读:一是以人权保护为维度,指出保护小岛和低地国家的基本人权是实现气候正义的逻辑前提;二是指出应当基于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传统分析视角,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作为设定权利与义务分配机制时的基础标准;三是气候正义要求一国在行使权利时应遵循领土无害使用原则,负有不污染和破坏他国环境和生态的义务,如违反便可能引发国家责任或惩戒。本文进而以气候正义为价值指引提出三种救济路径:一是国家责任路径,以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的规则或原则为法律依据,根据一定的规则,来判断当事国的损害行为或结果是否构成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二是国际环境规制路径,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确立的遵约与履约机制下解决问题,利用市场机制和激励手段如基金和保险支持制度来救济或补偿损失与损害;三是国际环境争端解决路径,主要以磋商、协商、和解、谈判等非强制性方式及国际仲裁、国际司法的法律手段解决气候争端。在救济路径上,应以全球规制路径为主,以国家责任路径为补充,以环境争端解决方式为程序性保障。中国基于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推动者,应表明立场,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为谈判基础,加强南南合作,履行国际气候承诺,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进该议题的国际谈判。  相似文献   
286.
随着废弃电子产品数量的激增,废弃电子产品的资源化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废弃电子产品估算模型作为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预测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废旧电子产品估算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并针对每个模型给出了具体算例。对比四个模型的优缺点。卡内基·梅隆模型基于消费者全周期路径对废弃后4种不同的处置方式分别赋予一定比例,估算重复使用量、闲置量、再循环量以及填埋量。市场供给模型基于产品产量、进口量和出口量需假定出售的电子产品到达平均寿命时全部报废,且电子产品的平均寿命稳定,对电子产品销售和报废数据要求较高。斯坦福模型基于寿命期分分布的变化规律增加了产品寿命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时间序列模型基于时间序列规律假设预测对象的变化仅与时间有关,应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数据选择和结果预测。时间序列模型要求使用的数据满足零均值和平稳性的条件。四种模型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卡内基·梅隆模型,市场供给模型,斯坦福模型普遍使用,时间序列模型适用于基于时间的序列问题,精确度较高。这四个模型都可为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方面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四个模型的对比可以得出,我们可以从源头控制废弃电子产品的产生量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控制废弃电子产品的产生。同时,完善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后期处理体系,加快废旧电子产品处理的资源化进程,实现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87.
选用4组同规格SBR反应器,在A/O/A模式下以水解酸化液为进水,调整厌/缺氧时间分别为50min/170min、90min/130min、130min/90min、180min/40min,探讨颗粒污泥在不同厌/缺氧时间下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从50min延长至90min时,污泥内碳源储存量和释磷量增加,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率提高至62.65%,TN、TP去除率分别从81.1%、82.2%上升92.9%、98.5%.当厌氧时间从90min升至180min时,释磷量反而下降,厌氧内源性条件刺激胞外聚合物(EPS)增加造成聚羟基烷酸(PHA)合成下降,TP去除率降至88.1%;同时缺氧时间从130min降至40min,系统残留的NOX-较多,造成TN去除率降低至84%.机理分析表明系统中TN在好氧段由反硝化聚磷菌(DPAOs)和反硝化聚糖菌(DGAOs)利用PHA以SND方式消耗,并在缺氧段由DGAOs内源反硝化进一步去除,TP由PAOs和DPAOs去除,由批次实验估算得DPAOs占比在R2中最高,达41%,4组反应器运行期间颗粒均未发生解体,以水解酸化液为基质培养的颗粒...  相似文献   
288.
垃圾填埋场人工衬层渗漏的电学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基于电学法无二次污染、操作易掌握和费用低等特点,提出了4种用于垃圾填埋场人工衬层渗漏检测的电学方法:电阻法、电流法、感应电势差法和远距离参比电极感应法。其原理都是利用垃圾和土壤有一定的水分而具有的导电性,以及一般用作人工衬层(俗称土工膜)的高密度聚乙烯绝缘材料。通过实验指出电阻法只能检测到是否有漏洞,不能判断漏洞的位置;电流法是一种一次性方法,只能判断一次是否有漏洞,也不能够定位漏洞;感应电势差法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远距离参比电极感应法的检测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289.
王琪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2):107-109
在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分析时 ,通常采用标样或加标回收样来控制样品分析的准确度。但是 ,当缺少可靠的标准物质时 ,采用加标回收质控法 ,容易因系统误差而掩盖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再者 ,由于样品分析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往往缺少能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标准样品。多数标准样品一般只能一次性使用 ,保存期较短 ,将其用于频繁的日常例行监测分析 ,费用昂贵 ,基层站难以负担。为此 ,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 ,总结了通过绘制校准曲线斜率均值控制图来确定和控制样品分析的准确度的方法 ,现以测定 Cr6 +的校准曲线为例进行讨论。1 斜率…  相似文献   
290.
对固体废物中挥发性有机物浸出方法的几点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零顶空提取器,对陈旧油墨渣和蒽琨渣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浸出实验和分析测定,浸出液采用静态顶空分流进样、GC/MS法分析。对影响挥发性有机物浸出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提剂加入方式、浸出时间和浸出液收集方法等对分析结果准确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