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采用传统生态足迹方法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成都市生态足迹占用压力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足迹压力为0~40 hm2/hm2,其空间特征表现为从山地、丘陵到平原依次增加,从中心城区、主城区、郊区依次降低;按照生态足迹压力将成都市分为压力较小区、压力一般区和压力较大区.通过与成都市实际对比以及为了方便管理的需要,将3个生态足迹压力分级分别作为城市发展重点保护区、引导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根据主城区生态足迹压力空间分布特性,指明了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即向东、南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为评价杀菌剂叶菌唑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叶菌唑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及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95%叶菌唑原药对斑马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96 h-LC_(50))为3.89 mg·L~(-1),选用在3.90×10~(-1)和3. 90×10~(-2)mg·L~(-1)这2个处理浓度下连续暴露8 d,在3. 90×10~(-1)mg·L~(-1)浓度下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3.3;在3.90×10~(-2)mg·L~(-1)浓度暴露下生物富集系数(BCF8d)为26.2。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毒性划分标准,叶菌唑原药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研究结果为叶菌唑田间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弹药储运方舱支撑件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某弹药储运方舱支撑件的力学特性。方法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结果仿真结果显示,该支撑件在静力学中所受的最大应力值为2633.7 Pa,最大变形量为5.6847×10-5m,动力学中振动形式有弯曲振动和扭曲振动,前6阶的固有频率在117.5~286.7 Hz之间。结论研究表明,该支撑件满足结构的刚强度要求,并为下一步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态箱和气相色谱仪法获取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数据,选取大气温度、土壤5 cm深温度、土壤pH、土壤Eh、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生物量作为影响因子.应用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化优化上的支持向量回归(ε-SVR)模型,采用留一法交叉检核网格搜索法(LOOCV)优化ε-SVR预测模型的参数,采用k折交叉检验的方法依据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并与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比较,评价ε-SVR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LOOCV选择最优的惩罚因子C和损失系数ε,并由此构建的ε-SVR预测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11折交叉验证后,测试样本的平均MRE为44%,平均RMSE为16.21 mg·(m2·h)-1.通过与BP-ANN模型比较,预测值和实际值相关系数达0.863,各项指标均优于BP-ANN预测模型,说明ε-SVR模型能够适用于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岩溶地区年径流系数受特殊地貌、地质条件的影响程度,利用红花岗区洛江流域相关气象站、雨量站1952至今的径流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年径流系数变化趋势及其与流域下垫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洛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地貌、植被条件等密切相关;1952至今年径流系数呈增大趋势,与下垫面特征参数变化趋势一致,可见相对于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是影响贵州省年径流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