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波-Fenton对沼液中抗生素和激素的高级氧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处理系统,研究H2O2浓度、Fe2+浓度、初始pH、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沼液中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及金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降解沼液中抗生素与激素的最优条件是:H2O2浓度为40 mg/L、Fe2+浓度为12 mg/L、初始pH为4、微波辐射时间为2 min、微波辐射功率为中火(445W),沼液中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93%、91%、88%和46%.在水浴条件下,与单独微波辐射和单独Fenton相比,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
贵阳室内氡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分析室内氡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和影响因素,选择了贵阳市不同地理位置的居民住宅、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室内氡监测。贵阳市室内氡的平均浓度为(72.7±1.6)Bq/m3,低于室内空气污染国家标准,达标率98.5%。其中居民住宅、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室内氡浓度分别为(93.46±86.93)、(74.68±40.74)、(61±26.93)Bq/m3。研究表明,室内涂料、装修程度和通风效果、小区环境等对室内氡浓度高低有显著影响,室内氡也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波动。对于居民住宅和公共场所氡的室内外来源相对重要性不同。居民住宅内新楼和旧楼不同楼层室内氡的来源、影响因素和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3.
根据重庆市城市组团式建设特点,采用径迹法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开展室内氡浓度调查。结果表明,各区县室内氡浓度整体水平较低,重庆市主城区室内氡浓度平均值为64.5 Bq/m3,168个采样点均小于国家标准200 Bq/m3;吸入氡及子体对人员产生的年均有效剂量均低于《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和《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规定》中规定的室内氡浓度行动水平。  相似文献   
24.
环境管理体系在新汶矿区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大量开采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影响到矿区工业的正常发展和人民的健康生活,这迫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并在争取发展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协调、持续发展上达成共识。煤炭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不仅是矿区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煤炭市场竞争的需要,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化矿区生存与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25.
添加几种秸秆并淹水对海南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淹水条件下,不同种类的秸秆对退化菜地土壤修复过程中土壤N_2O和CH_4排放及其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试验设大豆秸秆、花生秸秆、甘蔗渣、水稻秸秆和空白5个处理,试验培养条件为土壤淹水和30℃.结果表明,添加大豆秸秆、花生秸秆和水稻秸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且能快速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添加大豆秸秆、花生秸秆、甘蔗渣均能显著降低土壤N_2O的排放,其中,大豆秸秆的减排效果最佳.但添加大豆秸秆、花生秸秆、水稻秸秆会促进CH_4大量排放,从而导致综合温室效应增加.花生秸秆处理增加的综合温室效应最大,其次是水稻秸秆处理.甘蔗渣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显著低于空白,但甘蔗渣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不佳,其不能快速创造强还原条件,未能提高pH与速效钾等.比较4种材料,添加大豆秸秆增加的综合温室效应较小,且改良土壤效果较佳,更适合作为强还原灭菌法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6.
不同施肥模式对热区晚稻水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由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原位观测主要集中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往往被忽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海南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对于准确评估我国农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及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5个处理: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ON)、优化施肥(YH)、优化施肥与缓控释肥配施(ZYH1)、优化施肥、缓控释肥和有机肥三者配施(ZYH2),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晚稻生长季CH_4和N_2O排放动态特征,并估算全球增温潜势(GWP)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结果表明,CK、CON、YH、ZYH1和ZYH2处理的CH_4晚稻生长季累计排放量分别为175. 70、60. 30、63. 00、62. 80和56. 60 kg·hm~(-2),相应处理的N2O晚稻生长季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 78、3. 40、1. 03、1. 44和0. 44 kg·hm~(-2). ZYH2的产量较CK、CON、YH和ZYH1分别提高了29. 69%、11. 81%、6. 74%和10. 36%,GWP较CK、CON、YH和ZYH1分别降低了64. 80%、43. 23%、12. 93%和15. 15%,同时,GHGI分别降低了76. 49%、52. 52%、20. 54%和23. 8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Eh是驱动CH_4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综合产量及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而言,优化施肥+羊粪有机肥+缓控释肥处理(ZYH2)是当地值得推广的减肥模式.  相似文献   
27.
枯草芽孢杆菌SQR9是一株广谱性的拮抗菌,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分别以氨基酸有机肥、牛粪堆肥、猪粪堆肥、中药渣堆肥为原料,研究利用SQR9进行二次固体发酵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原料最佳配比.结果表明,SQR9固体发酵的最佳参数为:发酵最佳原料为中药渣堆肥,接种量10%(φ/mL g-1),麸皮添加量15%,初始含水量65%,发酵温度37℃,翻抛次数1次/24 h,在此发酵条件下,SQR9菌株的活菌总量可达到1.20×1011CFU g-1.中药渣堆肥︰牛粪堆肥︰猪粪堆肥︰氨基酸有机肥的最佳配比为为40︰6︰0︰8,在此原料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下,SQR9活菌总量可达1.97×1010CFU g-1.因此,用农业废弃物采用合适的工艺条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28.
有机种植方式对稻田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句容戴庄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句容市戴庄村分3 a(2013、2015和2017年)采样,对比有机种植方式(分别连续实施7、9和11 a)和常规种植对稻田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有机稻田中动物物种和数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5),其中,发现的有机稻田动物分别隶属于腹足纲、寡毛纲、蛭纲、昆虫纲、软甲纲、鳃足纲、蛛形纲、两栖纲、鱼纲和哺乳纲共10纲28目130种,常规稻田动物隶属于8纲13目27种。节肢动物为动物群落的优势物种,有机稻田动物中节肢动物有4纲15目106种,占发现动物总种数的81.5%,其他动物6纲13目24种,占18.5%;常规稻田节肢动物只有3纲9目22种,占常规稻田发现动物总种数的81.5%,其他动物5纲4目5种,占18.5%。有机稻田鱼类、两栖动物和节肢动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有机稻田环节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P0.01)。有机种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而且能够提高物种均匀度水平,有机水稻栽培下的稻田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环境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9.
新汶矿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煤伴生资源、煤矸石等废弃资源深度开发为切入点,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纵向延伸产业链,构建形成了以"煤、电、化、建"为主体的矿区产业集群。通过以矸换煤、煤炭地下气化、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炭深加工、矿山设备再制造、废水利用等多种途径,提升资源利用深度和广度,实现产业间的废弃资源、废旧产品与主导产业之间的半闭合连接,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对于矿山企业特别是老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正>当地时间2023年2月3日晚,一列由10 0多节车厢组成、运载着多种危险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发生脱轨事故。事故发生后,当地应急部门将五节车厢内装载的约475吨氯乙烯点燃并就地排放,排放时燃起大火,冒出浓烟,附近数千居民紧急撤离。据报道,部分居民返回后出现了头痛、恶心、眼睛灼痛等症状;附近动物也出现咳嗽、腹泻、流泪、无食欲等中毒症状,有的甚至直接死亡。那么氯乙烯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