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05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为适应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需要,作者编写了《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工作程序,并从方案编制、方案实施、样品分析、数据处理、质量保证、报告编制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2.
流化床中RDF焚烧时CO、SO2和HCl的生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非均匀布风流化床中进行了垃圾衍生燃料(RDF)与煤的混烧试验,测量了H2O、CO、CO2、NO、N2O、HCl、SO2等污染物质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单纯燃烧RDF相比,混烧时的CO生成量大大下降;SO2生成浓度较低,而HCl的生成量比单纯烧煤时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3.
循环流化床脱除氯化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直径200mm、高2560mm自制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除氯化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采用的循环流化床尾气净化装置,在士湿两种状况下的净化效率都比周类型装置有较大提高。当喷水活化增湿以后,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并考察了停留时间、Ca/Cl 当量比、粒径和入口氯 化氢浓度等因素对氯化氢脱除效率的影响。证实延长停留时间、增大Ca/Cl当量比、减 小粒径和增加入口氯化浓度有利于提高氯化氢脱除效率。  相似文献   
204.
真菌(Aspergillus sp.)吸附Cu2+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真菌Aspergillus sp.制备生物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铜,实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30℃, pH值5.0,起始Cu2+浓度50mg/L,摇床转速150r/min,经1mol/L NaOH预处理的吸附剂用量为5g/L,吸附时间45min,该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率达到92.22%.通过细胞显微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手段推断该菌细胞壁是Cu2+ 吸附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205.
<正> 沈阳冶炼厂是一个老厂,工艺流程陈旧。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除铜转炉外,其余浓度都在2%以下,每年约有十万吨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污染。我厂经长期、反复试验,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如石灰法、碱锌法、碱性硫酸铝法等,由于有些技术环节没有突破,经济上不够合理,而没有应用到生产中。经过反复实践,治理冶炼烟气根本途径要强化冶炼工艺,提高烟气二氧化硫浓度由铜密闭鼓风炉与转炉产生的混合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4~6%,满足制酸要求。  相似文献   
206.
以河南省新密市城市总体规划区为例,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评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河岸塌岸、地面不均匀沉陷。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建设用地分类,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进行了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出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规划建设用地类别的变化将可能5I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变化,地质灾害危险性与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并不总是“危险性大区——适宜性差”“危险性中等区——基本适宜”这样简单的对应关系,评估成果一般难以满足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7.
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的主要能值指标做了定量研究,并与其它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此为迪庆藏区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8.
吕慧  肖丽妮 《安全》2017,38(12)
校园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加强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校园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通过研究校园安全风险现状,梳理当前校园安全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通过实施校园安全风险登记册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并给出了基于校园安全风险登记册的设计模板、流程和管理建议,为当下校园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9.
Fe-Al改性硅藻土的制备及其对土壤Cd污染固定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硅藻土对土壤镉污染的原位固定化效果,采用羟基Fe-Al对硅藻土进行改性,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Fe/Al摩尔比、OH/cation摩尔比、陈化时间、(Fe+Al)/硅藻土比、反应温度、老化时间对土壤镉污染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改性前后硅藻土理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硅藻土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Fe/Al摩尔比1∶8、OH/cation摩尔比2.0~2.2、陈化时间2 d、(Fe+Al)/硅藻土比10 mmol·g-1、反应温度60℃、老化时间2 d.改性硅藻土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可交换态镉的含量,硅藻土改性前后对交换态Cd含量的降低率由11.83%提升到39.52%.SEM与FTIR分析表明,通过改性增加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Si—O—H基团,并且羟基铁铝被成功置入硅藻壳体内部,形成了有效柱体,增大了孔道间距,增强了硅藻土的表面活性.因此,羟基铁铝改性能有效地促进硅藻土对土壤镉的固定效果.提供的改性方法和实验结果,为硅藻土固定土壤重金属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0.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全面总结了我国土壤污染立法经验和土壤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在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政府责任、农用地保护、预防及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针对其立法理念存在滞后性、逻辑结构不够合理、条文表述存在技术性问题的情况,本文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