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根据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第七次中心组会议精神,为避免课题重复和在低水平下重复劳动,沟通情报渠道,特开辟本栏。我们希望广大读者,把你们开展的课题及其进展及时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2.
胡文 《环境》2002,(8):4-5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口号.但是,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提醒人们,国人的道德关怀并没有扩展到"人类的朋友"身上.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让我们从善待动物开始吧.  相似文献   
83.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燃煤汞污染近些年来被世界公认为继燃煤硫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问题,燃煤汞排放控制方法的研究开发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开发出有效低成本的脱汞技术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对未来燃煤电厂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氨基苯酚和四氯水杨酰苯胺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顿咪娜  裴海燕  胡文容 《环境科学》2009,30(5):1481-1486
对邻氨基苯酚(AP)和3,3′, 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对活性污泥产率以及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2种化学物质污泥减量化效果及对COD和氨氮去除率影响程度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AP和TCS都能有效地降低污泥产率,均可以作为解偶联剂.与对照组相比,当AP和TC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和1.2 mg/L时,污泥减量效果最好,分别达到21%和52%,而COD去除率仅有轻微下降.TCS造成氨氮去除率降低约32%左右,而AP则对其影响很小.同时研究了2种解偶联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污泥的脱水性能受2种解偶联剂影响不大, SVI值受TCS影响而略有升高.镜检发现,和对照组相比,投加解偶联剂的污泥微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且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85.
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滴水湖湖底典型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研究其对上覆水中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滴水湖5个采样点沉积物对上覆水中磷的"快吸附"过程发生在0~4 h内,吸附速率达3.08~5.65 mg/(kg.min)",慢吸附"发生在4~24 h内,速率为0.54~1.34 mg/(kg.min),24 h后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抛物线扩散方程Ct=C0-kt1/2可很好地拟合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当上覆水磷浓度低于0.18~0.20 mg/L时,各采样点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很低或呈负吸附状态,之后磷吸附量随初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湖心处本底吸附态磷(NAP)较高,为6.871 mg/kg;一号码头和南岛处沉积物的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较低,分别为0.18和0.22 mg/L,纳磷潜力较大;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比Freundlish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沉积物对上覆水高浓度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滴水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范围为322.58~1 250.00 mg/kg,其中南岛处沉积物吸附磷容量较大,对上覆水中高磷浓度的变化缓冲力较强,但同时也是重要的磷库,应密切关注该处磷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6.
本文针对玻璃钢水滑梯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导致表面存在的各种缺陷,从水滑梯的材料结构和产生缺陷类型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玻璃钢水滑梯的结构特点以及产生的表面缺陷类型和位置。为玻璃钢水滑梯表面的检验检测规程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帮助使用和检验人员对玻璃钢水滑梯的结构、受力和缺陷有全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87.
基于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土壤镉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约150km2范围内土壤重金属Cd元素的含量分布和潜在来源情况. 并利用主成份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土壤中Cd的来源, 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来源以源1为主(来源分担率为:源167%、源28%、源316%,其他源9%).同时利用该受体模型得到了在每个采样点的源贡献量, 并用地统计学方法插值了Cd的源贡献量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 Cd各个源贡献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状况, 其中最大源1的高贡献值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 结合PCA分析和源贡献量空间分布状况, 初步推断源1可能为电子工业源,源2为城市大气沉降,源3应为成土母质. 研究结果表明, 将PCA/APCS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隐性污染源进行定性识别及定量解析.  相似文献   
88.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方法构建了8种常见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Mn、Pb、Zn)对海洋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8种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及其不同暴露浓度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比例(PAF),比较了海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对8种重金属的敏感性以及不同重金属的急性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对甲壳类的生态风险均比鱼类大。8种重金属元素对所研究的海洋生物全部物种的HC5值的排序为Pb>Mn>Zn>Cr>Cu>Hg>Cd>As。暴露浓度小于10μg·L-1时,Cr和Hg的生态风险差异不大。在10μg·L-1的暴露浓度下,As、Cd、Cu和Hg均使全部物种中超过10%的生物受到影响。随着浓度升高,不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有不同幅度的增大,当浓度达到1000μg·L-1时,分别有82.49%、87.31%和85.90%的物种受到As、Cu和Hg的损害。不同生物的敏感性顺序会随重金属的浓度范围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9.
使用空气-水系统,试验研究文丘里洗涤器操作参数(液气比、喉管气速)及喉管长度对其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喉管气速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比液气比的大,压力损失随液气比增加呈线性增加,而随喉管气速的变化基本为平方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文丘里洗涤器设计时如何根据捕集效率优化设计文丘里喉管长度.  相似文献   
90.
从南四湖人工湿地植物香蒲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反硝化XP1菌株,对其生态影响因子、反硝化能力、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菌株XP1反植于湿地植物香蒲根际土壤,考察对香蒲的强化脱氮作用.结果表明,XP1菌株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源为柠檬酸钠;在pH值为7.0~9.0范围内有良好的脱氮效果,最佳pH值为8.0;最佳碳源与氮源比为7;最佳初始氮浓度为30mg/L.XP1菌株8h后进入指数增长期,最终总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用该菌株强化香蒲脱氮,对于强化湿地脱氮工艺中亚硝酸盐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在相同条件下总氮去除率由46%提高到90%以上,强化脱氮作用明显,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通过形态观察,XP1菌株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大小约(0.25~0.3)′(0.6~0.8)mm;经16S rRNA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XP1菌株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