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353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2.数据的来源及变量间相关性的检验 (1)数据的来源及可靠性在北京市一九五二年、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八二年的各类工业产值的数据和本文选择的五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工业)的数据中,工业结构的数据大都来自统计部门的资  相似文献   
84.
太湖流域主要城市洪涝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辉霞  蔡永立 《灾害学》2002,17(3):91-96
太湖流域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八个大中城市,是我国产业最集中,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这不仅制约了流域中各城市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威胁到该地区城市的生存平衡,本文根据生存风险评价原理,结合太湖流域的自然特点,提出成因分析法的指标模型。并通过分析太湖流域八个大中城市的汛期降雨量和地形地貌因子对洪涝灾害生态风险的影响度,得出各个城市洪涝灾害的生态风险度,最后还根据各城市风险度的大小及其主导因素的不同,提出了如何管理洪涝灾害生态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中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指出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必然性,并就基本农田保护内涵展开探讨。通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田保护工作进展,分析了当前基本农田保护中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6.
灾害保险是筹措防灾救灾资金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自然灾害的保险模型,对自然灾害的最优保险合同和保险费率进行了研究,为开展自然灾害的保险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减灾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减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史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减灾活动以赈灾为主,帝王“祭天求恕”,“防灾吏制”,安抚于民。清末民初1800至1949年间计发生巨灾25起,死亡4993万余人,总灾亡则近亿,年均灾亡60万人以上,这段惨痛的灾况记下了十分难得的灾情史,泣血于残野。新中国成立后,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为减轻灾害损失,逐步建立了气象、水利、农林、地震、海洋、地质等专业的灾害科技与减灾工程,政府并组织社会兼事抗灾、救灾、应急减灾,国家减灾实力快速增长,已取得突出减灾实效,这个阶段比第一阶段灾亡人数下降了90%以上,但年均灾亡人口仍有1.2万人左右。该阶段的工作特点是以单灾种纵向体系为主,不同灾类的监测、预报水平尚高低不一,这与成灾机理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的强弱有关。21世纪初,随全球增温之势锐升,多类极端灾变遍及各洲,促使许多国家发动全社会人众共同探求“综合减灾”之路;我国政府已迅即开展全社会应急减灾行动,开启了“综合减灾”之先声,这是减灾事业步入第三阶段的先导。综合减灾应该是全社会相关部门和民众的统一行动。目前尚有3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多种自然灾害之间成灾机理相关性的研究,其对象是灾害群与灾害链;二是全社会减灾要素综合运作预案的优选;三是如何核算减灾投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正、负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给沿岸国家造成了严重灾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防范。中国历史上巨灾频发,今后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巨灾威胁。预测我国有11个巨灾高风险区,巨灾种类主要为特大洪水、大地震、强台风和特大风暴潮以及大区域持续性严重干旱。建立巨灾防御体系是今后我国减灾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89.
洪庆华 《环境教育》2007,(10):26-27
浙江省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地处钱塘江流域源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既承担着为下游几百万群众提供优质水源的重任,也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其它多种生态功能。从2002年开始,  相似文献   
90.
1 机组简介 武钢能动公司1^#高炉煤气透平机组简称,IRT由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生产,2002年10月安装调试完毕投产。该机组利用高炉煤气发电,是1^#高炉能量回收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配套发电机1万kW。透平机(采用二级双支撑结构形式)设左、右轴承箱,与机壳分体,以键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