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31.
中国典型城市群PM2.5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大气PM2.5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我国31个城市PM2.5污染现状,以城市群为视角,总结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PM2.5组成与污染特征,分析了PM2.5及其含碳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地壳元素等的整体特征,并在城市群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城市群的ρ(PM2.5)高低顺序依次为京津冀城市群>川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距离传输使PM2.5污染成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面临的共同问题.②3个城市群的PM2.5中均以SNA和OC为主,尽管ρ(PM2.5)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个别污染物(如SNA)略呈上升趋势.③京津冀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的ρ(OC)接近,并且均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80%,较高的ρ(OC)/ρ(EC)反映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SOC污染.④各城市群PM2.5监测网(如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发展水平迥异,城市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输机制尚不清楚.建议今后的研究向以下几个方面扩展:①对城郊乡村等大气背景点,以及水库、湖泊等地化循环的重要源汇区域开展研究.②针对同一区域开展采样时段更长且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上保持一致的研究.③借用国外经验公式时需考虑我国国情,对基础研究方法开展一系列优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32.
浙江省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建立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赵睿东  于兴娜  侯新红  沈丽 《环境科学》2020,41(9):3976-3984
通过收集各类氨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选取合适的排放因子以及估算方法,建立了2017年浙江省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分析各排放源的排放分摊率以及浙江省各市的排放情况,并利用ArcGIS对浙江省氨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17年浙江省人为源氨排放量为122.00 kt,以农业源排放为主,其中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量最高,达到36.06 kt,并以氮肥施用贡献最大(87.12%);其次是禽畜养殖,占到人为源氨排放总量的29.44%.非农业源中废物处理和人体排放源贡献最大,分别占到非农业源氨排放量的44.07%和28.49%. 2017年杭州市氨排放量最高,占浙江省氨排放总量的17.83%;但嘉兴市的氨排放强度最大,达到3.82 t·km~(-2).从空间分布来看,氨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北部和东南部,而浙江省北部和东北部的氨排放强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33.
对传统机械脱水后的污泥采用电渗透技术进行二次脱水,在恒电流模式下研究了电流密度、机械压力、污泥厚度、初始含水率对脱水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流模式下,增加电流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及降低污泥厚度对污泥电渗透脱水速率有促进作用.脱水后的最终含水率随着机械压力和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及污泥厚度的降低而降低.电渗透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为178.3 A·m~(-2),机械压力为31.4k Pa,污泥厚度为0.8 cm,初始含水率为81.5%,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51. 3%.恒电流模式下污泥电渗透脱水单位能耗为0. 135~0. 269kW·h·kg~(-1),初始含水率对能耗影响最大,初始含水率每增加2%,单位能耗平均降低0.05 kW·h·kg~(-1).  相似文献   
334.
为研究南京霾天气中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粒径分布的特征,使用β射线测尘仪、安德森9级撞击式采样器、离子色谱分析仪和热光碳分析仪对南京冬、春季节的颗粒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霾日中3种主要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在细粒径段中占比最高(77.4%),霾日中除F-和Cl-外其余离子均呈三峰型分布,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与二次反应是粗、细粒径段中水溶性离子最重要来源.OC、EC均主要富集于细粒子中,PM2.1~10中OC与EC相关性较好(R2=0.76),说明存在共同来源.通过OC/EC特征物比值的方法得到霾日期间碳质颗粒物的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33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氟甲喹残留的方法,该方法提取过程步骤简单,易于操作,灵敏度和精确度高,满足对水产品检测的要求。通过检测,结果表明:环太湖养殖水产品中氟甲喹的含量为ND(未检出)~3.735 5μg/kg,检出率为16.38%。从时间分析,8月份所检出氟甲喹残留样品最多;从地区分析,宜兴地区水产品中氟甲喹的残留量略高于其他地区;从品种分析,团头鲂体内氟甲喹含量相对较高。基于风险熵评价水产品中氟甲喹的残留风险,表明食用这些水产品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研究结果为环太湖流域规模化养殖的安全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为合理指导水产品的消费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36.
通过对吸附时间、电气石用量、初始溶液pH值、初始离子浓度和吸附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研究超细电气石粉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u(Ⅱ)、Pb(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实验发现:超细电气石粉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超细电气石粉对Cu(Ⅱ)、Pb(Ⅱ)和zn(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18.59、133.33mg/g和15.41mg/g。超细电气石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着溶液的初始pH值和电气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超细电气石粉能够提高金属溶液的pH值。温度对超细电气石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超细电气石粉对混合溶液中的Cu(Ⅱ)、Pb(Ⅱ)和Zn(Ⅱ)的吸附属于竞争性吸附,其选择性吸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b(Ⅱ),Cu(Ⅱ),Zn(Ⅱ)。  相似文献   
337.
本文通过对稀土抛光材料生产中的烧成工序使用柴油和天然气为燃料的灼烧窑和辊道窑的耗能和产污情况进行了核算和对比分析,得出了天然气辊道窑较使用柴油灼烧窑更节能,能源利用效率也高,并且大气污染物产生有大幅削减。  相似文献   
338.
基于TSC的理念,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初步获得了影响企业安全的24项因素指标并编制成Likert5点量表,请12位专家对这些因素指标的重要程度逐一进行评定,筛选出3类12项指标,确定了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构建了企业安全评价模型,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该方法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相似文献   
339.
在回顾和评述防灾减灾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秭归县为例分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认为国家对三峡库区投入的地质灾害治理资金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保障了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指出了目前灾害防治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340.
本文以中秦岭地区为滑坡易发性评价对象,针对研究区的情况,选取了坡度、起伏度、地貌类型、岩性、土壤侵蚀强度、活动断裂距、地震动参数、地下水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9个评价因子,建立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的数据库。运用单因子概率比率模型对各因子和滑坡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揭示了该区滑坡灾害类型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中秦岭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极高易发、高易发三大聚集地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