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366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31.
利用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对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密度廓线的反演数据,对2015-2016年秋冬季发生在邢台市的2次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WP967KV型微波辐射计能够较好的表征出垂直方向的气象要素变化;在污染物浓度和逆温强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反馈机制,逆温强度的增加可以导致污染物浓度的增长,随污染物浓度的升高,4~5 h后的逆温强度出现增大;在局地污染源为主的天气过程中,550 m高度较地面处的逐时相对湿度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更好,相关系数0.694 7;高空1 000 m以下的平均水汽密度较地面、不同高度层的平均水汽密度和不同浓度水汽密度在垂直方向的伸展高度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更好,相关系数0.778 9;在外来污染源为主的天气过程中,逐时PM_(2.5)浓度与相对湿度、水汽密度廓线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2.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的功能定位对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重要的影响。论文以福建省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大功能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为基础,采用地均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表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剔除非期望产出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福建省2009—2015年四大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差异化评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2009—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优化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高,而农产品主产区最低;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增速最快,而优化开发区增速最慢,表明建设用地利用程度与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存在一致性。2)福建省各主体功能区内要素投入产出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呈现高低值格局之分。根据不同功能定位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特点提出针对优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3.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索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不仅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首要任务,更是构建土地利用开发新格局的主要内容。目前,针对基本农田布局的相关研究仍侧重于耕地的资源属性,忽视了耕地在区域生态系统中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重。论文借鉴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兼顾生态协调性和建设适宜性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布局方法不仅保证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耕地的内在要求,而且突出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在景观尺度上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山区耕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可为今后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4.
目的弄清非规范算法对风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规范方法和二种非规范方法同时统计长期正常采集的风向风速数据,统计每月16位风向的极大风速及其对应的风向和时间、最大风速及其对应的风向和时间、2 min平均风速、10 min平均风速、含静风的风向频率等参数,并绘制相应参数的风玫瑰图,比较不同算法、相同参数的风玫瑰图,探讨算法间的误差。结果风速简单滑动平均法、风向矢量滑动平均法对16位风向上极大风速、最大风速、10 min平均风速的统计结果与规范方法很接近,而风向、风速简单滑动平均法对上述5种参数的统计结果与规范方法都有很大差异。结论自动气象站非规范算法会降低风观测数据质量,加强自动气象站供货商资质管理是提高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35.
近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城市生物多样性正在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城市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城市过去在规划中,囿于当时认识和意识的限制,未能考虑生物多样性因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先破坏、后保护"的现象,导致城市改造和可持续发展遇到更多的问题。事实上,由于规划不当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破坏,在后期保护中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永远无法恢复。河北雄安新区在建设之前,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生物多样性纳入《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贯穿始终,将有效避免对生物多样性先破坏、后保护的模式,为后续城市生物多样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已贯穿《规划纲要》始终,但要想真正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还需编制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在后续具体规划编制时适当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标以及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评等支撑工作。  相似文献   
636.
向家坝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向家坝工程扰动区6种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表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25个土壤指标,利用敏感性分析和最小数据集方法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敏感性分析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均能有差别的反映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和功能的影响;加权算法下基于最小数据集所计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SQI-MWA)能更敏感的反映出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有机质、全磷和多酚氧化酶能更好反映土壤质量受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影响差异,推荐作为反映向家坝工程扰动区土壤质量的最优指标组合;土壤质量表现为:植被混凝土样地>厚层基材样地>天然林样地>客土喷播样地>框格梁样地>弃渣地.  相似文献   
637.
为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至175 m后干流沉积物总磷(TP)及各形态磷的分布状况,2010年10月采集了乌江、茅坪等13个断面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有机质、矿物成分、粒径等理化参数,测定了沉积物总磷、可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c-P)和钙结合态磷(Ca-P)的含量,探讨了磷形态赋存与沉积物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评估了蓄水对沉积物磷的蓄积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干流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为7.79~55.63g·kg~(-1),主要矿物成分为绿泥石、伊利石和石英.沉积物的主要组成为黏土质粉砂,中值粒径(d_(50))范围为3.84~23.65μm.沉积物总磷含量为557.06~837.92 mg·kg~(-1),各采样点总磷富集指数均大于1,存在潜在的磷污染风险.沉积物磷形态以CaP和Oc-P为主,Ex-P、Fe-P和Al-P含量相对较低,生物可利用性磷仅占总磷含量的2%~8%.与历史资料相比,蓄水后三峡水库沉积物的粒径有细化变小的趋势,易风化矿物组分含量略有增加,蓄水水位的增加并未导致沉积物总磷含量出现明显升高趋势.未来,随着三峡水库来沙进一步减少和泥沙颗粒的逐渐细化,磷在三峡水库部分宽谷河段沉积物有可能逐步蓄积;蓄水运行过程引起的大面积消落带干湿交替以及近坝段浮泥再悬浮都将影响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水平.  相似文献   
638.
阅读普洱茶     
普洱茶是需要品的,但我却以为,更多的时侯,需要阅读。一读就读到深山马帮铃声,一串串锈蚀的铃掷地有声,散落在滇西南的古驿道中,留下一些印在青石板上岁月的脚印,斟满风霜雨雪的沧桑。一读就读到“越陈越香”独特的风味特色。当村姑们把春天采摘到竹箩,茶歌便在山上扎下根须。当你端起茶杯,随着沸水翩跹起舞的不是茶叶,而是在一颗颗露水上阅读自己桃花一样笑容的妹妹。因此,不要以为你泡在杯里的是价格不菲的普洱茶,而是制茶工人粗声粗气的小曲,马帮翻山越岭驮来的春天。一读就读到沉淀的历史。普洱茶为茶中之茶,也是中国茶历史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63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址的选择涉及到自然地理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地质因素,社会、经济、法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因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综述前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环境系统工程的原理来研究垃圾填埋场选址的问题。阐明影响因子的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640.
面娟 《环境教育》2002,(2):35-35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熊猫的习性,知道熊猫不喜欢养尊处优。·让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动物,更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大熊猫在野外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园里的食物、住所、娱乐。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演示大熊猫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什么动物堪称“国宝”?(熊猫)今天我们这节环境课就来学习第十二课。板书课题“熊猫喜欢养尊处优吗?”2.了解熊猫在野外生活习性。(1)交流。请同学们把各自查阅的有关大熊猫在野外生活的资料汇总,并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