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药用活性化合物(PhACs)在氯消毒过程中生成消毒副产物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典型PhACs物质萘普生(NAP)为研究对象,考察各因素对游离氯与NAP反应的影响,探究NAP氯化机制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NAP氯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NAP在氯化过程中的降解率和反应速率常数随着NAP初始浓度和氨根离子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游离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NAP的氯化反应.基于HPLC-MS/MS分析鉴定出5种含氯降解中间产物,并提出氯化NAP反应机制.ESCOAR风险预测和发光菌毒性分析表明氯化NAP过程中生成了毒性更高的中间产物,对饮用水安全可能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赵丽丽 《林业劳动安全》2012,25(3):32-34,48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自然环境综合治理机制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水资源保护成为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水资源保护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治理机制,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劳动安全生产对水具有高度依赖性,因此水资源生态治理机制建设可以推动林业劳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全面实现林业生产效益,保障林业劳动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油气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如何实现油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首要任务。本刊本期特别邀请了有关专家界定了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稳步推进以及绩效提升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丽丽 《林业劳动安全》2012,25(3):15-17,31
林场管理经济效益提升需要从具体工作做起,需要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坚持走林场产业化发展道路,把林场生态资源分配好,优化各种产业链条,推动林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林场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好科学管理、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符合林场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林场管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促进林场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间自贸区的设立,将更加有利于各签约国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提升。本文采用贸易指数测算方法,分析了中、挪、韩在海水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流通中的各自优势。挪威因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先进的渔业技术,在海水产品养殖及加工领域中具有全球引领作用;韩国有相对更加严格的海水产品安全检疫检验体系,可以确保海水产品的品质安全。随着中韩自贸区的实施及中挪重启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三国海洋渔业彼此间将进入自贸型竞争态势。如何运用自贸区效应,积极促进渔业资源开发比较潜能的发挥,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对于我国,尤其是对山东省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都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山东省作为中国第一渔业大省,在继"海上山东"战略实施基础上,又率先提出"海上粮仓"建设规划设想。针对目前山东省渔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本文结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模拟,在中挪、中韩自贸区背景下对各方海水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当前海水养殖产量大于捕捞产量的格局下,山东"海上粮仓"建设应以自贸区制度所形成的倒逼机制为互动机理,切实落实海产品养殖生产的安全标准底线和生态系统水平提升的两个基准维度,全面践行可持续健康的渔业资源开发理念,在全国先行完成开放型"海上粮仓"示范体系的建设,以推动我国海水产品生产与加工从量到质的转型,实现海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丽丽  李振明  郭磊 《安全》2008,29(7):62-65
本文将主要介绍澳大利亚和我国安全学科的建设情况,并对中澳的安全学科课程体系作以对比,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其对我国安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安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