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北部湾北部海洋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潮间带主要受Hg、油、COD、Cd、Zn污染,浅海主要受油污染;潮间带水质、鱼类、底质、浅海丰水期底质均隶属Ⅲ级标准,严重污染。浅海表层水质及枯水期底质隶属Ⅱ级标准,一般污染。浅海底层水质及鱼类隶属Ⅰ级标准,不受污染;水质、鱼类、底质三要素综合评价,潮间带隶属Ⅲ级标准,浅海隶属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32.
本文应用多目标灰色系统决策方法,对近海功能区划分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区划方法,将专家评判法引入决策过程.综合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跨部门的功能区划体系,并以广西北海市近海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3.
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捕自北海海域中华白海豚体内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北海中华白海豚肝脏中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各组织中CM、Pb、N、Zn和Hg的含量水平相差悬殊,Zn的含量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4.
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脱氮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在脱氮的目标下,确定最优运行工况为瞬时进水后厌氧搅拌40min+6h前段曝气+60min后段厌氧搅拌+40min后段曝气+1h沉淀+40min排水,运行参数C/N为10.4,DO为2.0mg/L,MLSS为5000mg/L。  相似文献   
35.
铅锌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统计分析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表层进行了采样分析,测定了土壤中Zn、Pb、Cd、Hg、Cu、As、Ni、Cr的含量,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析了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通过主要成分分析和半变异函数分析,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Zn、Pb、Cd、Hg.Cu.As、Ni、Cr的污染.其中污染最重的是Cd,100%超标,超标倍数在0.67~311.93之间;其次是Zn、Hg、Pb,超标率分别为97%、84%、36%,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10.94、3.03、1.09;污染较轻的是As、Ni、Cu、Cr.主成分分析结果将8种重金属元素分为第一主成分(Zn、Pb、Cd、Hg)和第二主成分(As、Ni、Cu、Cr),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4.36%和31.19%.第一主成分在离矿区较近的西北偏西面有着较高的分布,说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受铅锌矿厂污染的影响;而第二主成分在离矿区较近的西北偏西面和离矿区较远的东南偏南面都有着较高的分布,说明第二主成分不仅与铅锌矿厂的污染有关,而且与土壤母质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邕江南宁段和南宁城市内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吹扫捕集-GC-MS检测了邕江南宁段以及南宁市有代表性的5条城市内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结果表明,邕江南宁段检出3种VOCs,总含量为1.43~4.30μg/L。城市内河检出了22种VOCs,其中大桥冲、朝阳溪污染较为严重,VOCs总含量分别为82.43μg/L和35.00μg/L,其特征污染物分别为卤代烃和单环芳香族类。和国内其他地区水源水中检出的VOCs含量相比,邕江南宁段的VOCs污染水平较低,而南宁城市内河的VOC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以及垃圾沥滤是造成南宁城市内河VOCs污染的重要因素。建议GB3838-2002加强对水体中VOCs的控制。  相似文献   
37.
南宁城市内河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改进的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南宁7条城市内河的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6种多环芳烃的残留状况进行了分析测定。检测结果表明,水体中多环芳烃以荧蒽为主,6种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总残留浓度为26.8~163 ng/L,内河水体各点位苯并[α]芘均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对干流水质存在一定影响。7个点位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含量为118.06~416.73μg/kg,6种多环芳烃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38.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12种氯苯类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中的12种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半挥发性的多氯苯化合物如五氯苯、六氯苯等。在室温下分析时,当进样体积为25.0 mL,吹扫时间为11 min,解析时间为3 min,采用全扫描方式定量分析时,方法检出限为0.02~1.50μg/L。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6.0%~113%,相对标准偏差为1.3%~17.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4%~119%,相对标准偏差为2.2%~18.9%。该法具有简便高效、灵敏度高、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适用于饮用水和地表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并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氯苯类有机物的快速响应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9.
将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以区间形式表示,运用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模型得出风险区间。为区分风险等级并引入区间数排序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区间数排序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不同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和同一研究区域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采样区的风险最大,其区间排序向量为0.275 5,区间向量排序为ABDEC,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排序结果一致。区间数排序法考虑到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量化结果更加客观直观,为风险管理提供较为精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北方某市环境空气PM10及PM2.5样品中的镉,并比较了硝酸-盐酸体系与硝酸-过氧化氢体系的消解效果。结果表明,硝酸-盐酸体系与硝酸-过氧化氢体系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6、0.008μg/L,相对偏差分别为5.4%、7.9%,加标回收率为85%~110%,其检出限、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均满足要求。2种消解体系均能较好地提取颗粒物中的镉,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更适合作为多种分析仪器测试通用的前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