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471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31.
文章阐述了公众参与在建设项目环保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2.
△新产品试制车间遭扫地出门小零件车间机器被搬出门外1986年,当曾世麟满怀喜悦地把压风呼吸器中心厂的牌子挂在厂门口时,他没想到,13年后,他的压风呼吸器中心厂会窘迫到无米下锅,因欠3万元厂房租金而被房主扫地出门的悲惨境地。门口的厂牌已经摘下,锅炉房和食堂已被捣毁,设备连同上百台压风呼吸器被堆放在一个仓库里。望着这一片狼藉,这位71岁的老人欲哭无泪。终身未娶的曾世麟曾给他的产品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金娃娃牌”,而他确也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现在,它却像弃婴一样经历着与他主人一样坎坷的命运…  相似文献   
933.
Mn-Co/MCM-41吸附剂表征及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Hg0)不溶于水而颇难去除的问题,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n和Co物质的量比的Mn-Co/MCM-41介孔分子筛吸附剂,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考察了各吸附剂的脱汞效率.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Mn和Co复合后,吸附剂的脱汞效率显著提高.Mn/Co物质的量比为3/1时,吸附剂的脱汞效率最高,反应温度为150℃时,其脱汞效率高达90%.与单一组分Mn或Co负载MCM-41吸附剂相比,Co的掺杂不但使Mn和Co在MCM-41上的分散更均匀,还会促进Mn3+和Mn2+向Mn4+的转化和提高吸附剂的还原特性,增强吸附剂的脱汞性能.  相似文献   
934.
污灌区稻田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天津北排污河灌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了土壤和水稻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评估污灌区稻米食用汞暴露风险,并对污灌区土壤-稻米甲基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的29个污灌区稻田,土壤总汞含量为(367.04 ± 129.36) μg/kg,显著高于区域土壤Hg背景值73 μg/kg,甲基汞含量为(0.87 ± 0.77) μg/kg;水稻各部位总汞含量依次为稻叶 > 稻根 > 稻茎 > 稻米,稻米总汞含量为(12.80 ± 5.14) μg/kg,甲基汞含量依次为稻米 > 稻根 > 稻茎 > 稻叶,稻米对甲基汞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甲基汞含量为(2.09 ± 1.20) μg/kg,甲基化率均值超过10%.污灌区稻米总汞每周摄入量为0.068~1.25μg/(kg·bw),甲基汞每周摄入量为0.0095~0.49μg/(kg·bw),污灌区稻米总汞及甲基汞暴露对居民健康风险总体仍在安全阈值内,但个别汞污染较严重地块甲基汞暴露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土壤甲基汞含量仅与土壤总汞含量及黏粒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稻米甲基汞含量与土壤总汞含量、土壤甲基汞含量、稻米总汞含量及黏粒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35.
生物除磷系统的聚磷微生物种群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的聚磷菌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聚磷菌所涉及主要菌群的菌属分类情况及其生物特性,阐述了EBPR系统内聚磷菌微生物学研究的各种分离鉴定技术的特点,包括传统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染色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现代分子及其扩展技术及组合技术等,并分析了各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以Accumulibacter为主的聚磷菌形态学和代谢特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聚磷菌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36.
陈洪良  郑洪德 《安全》2014,35(9):35-35
正2012年江苏南通一重工企业发生了一起吊具坠落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根据该单位设备管理人员介绍,肇事的起重机是厂内露天制作场地的一台门座式起重机,事故发生时该起重机的司机和指挥人员配合准备将吊具从工作为位置放回到固定存放吊具的位置,在回转过程中,主钩开始作下降运动,在下降过程中,吊具突然一头坠落,直接砸在事故遇难者身上。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发现,肇事的起重机是一台船厂门座起重机(以下本文就将这台船厂门座起重机简  相似文献   
937.
金川集团先进经验专栏生产组织安全管控匹配化模块是"金川模式"五大专业化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其涉及到设备设施、工艺系统、作业环境、员工塑培、项目建设、人机环匹配化和制度规范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938.
正一、金融领域监控现状我国金融领域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经过多年发展,"监控全覆盖"已基本形成,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不能有效防止银行暴力犯罪的发生。例如南京银行枪击案、武汉建行爆炸案、杭州银行尾随案等重大案件的接连发生,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这些案件大都发生在银行门口不远处,且当案事件发生后,连事后取证之用的清晰完整的视频图像资料都难以获得,这暴露出我国金融领域现有技防手段的不  相似文献   
939.
感应热固定床(IHBF)在有机废水非均相反应中,通过能量靶向作用于磁性滤料微界面,形成固液相界面高温微反应区,实现了有机废水低能耗高效降解.本文探讨了海绵铁感应热固定床处理直接紫D-BL废水的运行条件和机理.结果表明,在进水pH值6~7,水温为30 ℃,HRT为2.08min的条件下,运行30min后脱色率高达93.5%.降解溶液的UV-vis结果表明,直接紫D-BL在554nm和220nm的特征峰消失.通过SEM-EDS技术对Ni-SI降解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降解后Ni-SI中的Fe形成了Fe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根据降解、表征分析其反应机理,推断是直接紫D-BL首先吸附在海绵铁颗粒表面,接着铁与水反应产生的H2在Ni的催化和局部高温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氢自由基,并与直接紫D-BL发生催化还原反应,使得分子中最毒性的共轭双键和苯环断开而降解.此外对酸性黑10B废水、直接大红D-GLN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分别进行试验,脱色率分别达到82%、78%、81%左右,表明海绵铁感应热固定床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40.
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经济手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重视.由于受到学科范畴的限制,学术界和管理界对生态补偿的内涵、经济性质和法律性质还存在许多争论,关于生态损害的科学含义及与之对应的补偿与赔偿的法理基础尚有待完善.本文旨在梳理生态补偿的相关术语,探讨生态损害及损害补偿与赔偿的科学含义、法理差异及法律制度,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论文首先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以及法学三层面对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在探究生态补偿实践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补偿至少包含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损害补偿与生态损害赔偿三个方面的内容;其次,文章对生态损害的科学和法律含义进行了辨析,提出:1)生态损害补偿中的生态损害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由的自然资源的损害,即初级生态损害;2)从法学角度来看,生态损害可分为过错行为导致的生态损害、非过错行为导致的生态损害以及历史累积污染导致的生态损害;3)补偿与赔偿在法理上存在发生的基础、性质、承担责任的时间、承担责任的方式以及程序等方面的差别;4)在以上基础上,论文探讨不同行为造成的生态损害的责任方应当承担补偿/赔偿责任.第三,论文从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补偿/赔偿范围、方式以及补偿/赔偿金额的计算等方面对建立和实施生态损害补偿与赔偿的法律基础和制度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最后,论文提出了完善生态损害补偿/赔偿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