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231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845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模拟太阳光作用下间甲酚的水相和冰相光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作用下间甲酚的水相和冰相光转化规律.考察了不同浓度的H2O2、NO-2和NO3^-对间甲酚光转化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条件下间甲酚光转化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作用下间甲酚在水相和冰相中均可以发生光转化,间甲酚的冰相光转化速率小于水相.在本实验条件下,H2O2和NO2^-促进了间甲酚在水相...  相似文献   
992.
毛细管渗滤沟污水处理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污水渗滤处理系统,它以生态原理为基础,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力,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小规模污水土地处理工艺,适合于污染源分散的农村地区的牛活污水处理.传统的毛细管渗滤沟虽然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去除,但足装置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氧气不足、土壤层板结和滤料下漏等问题,影响装置的稳定性和去除率,进而限制了毛细管渗滤沟的推广运用. 本文提出了新型改进型毛细管渗滤沟,通过添加蚯蚓改善土壤层结构,防止板结和提高通气率.滤料下面通过铺设新型无纺布材料防止下漏,同时对改进型毛细管渗滤沟的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西安城市路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西安市东西和南北方向各两条交通主干道,采集道路两侧的表层土壤样品,通过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西安城市路边土壤中Co、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u、Pb和Zn的富集程度高,累积量大,As、Mn和Ni累积量相对较小.地累...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新疆油田稠油废水的水质特点,结合克拉玛依地区戈壁、荒漠地自然环境特征,研究建立油田废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模式,设计"复合流人工湿地—兼(好)氧组合生物塘—生态滤池"(WPF)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介绍WPF系统的工艺流程、结构设计,并进行了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995.
以微生物定性和定量数据类型作为原始数据矩阵,采用陆地扩散模型(PCNM)、不对称分层分支扩散模型(MEM)和单一方向扩散模型(AEM)对北运河浮游微生物群落中优势和稀有组分空间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组分基于不同类型扩散模型的拟合度明显高于稀有组分.AEM模型与优势组分空间分布拟合度较高,不同类型模型在拟合稀有组分的空间分布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与MEM模型相比较,本研究中的优势组分和稀有组分的PCNM模型与AEM模型具有更高的协同解释率.基于定量数据矩阵的优势和稀有类群拟合模型精度均高于定性数据矩阵,表明高度人工化的城市河道水体优势和稀有组分微生物扩散作用均独立于环境选择起作用.这与方差分解过程中优势和稀有组分单独空间解释率分别占到了18.3%和7.4%,与单独的环境解释率分别是18.6%和7.6%的分析结果一致.优势组分具有显著的地理衰减模型,TN、TP等关键环境要素与扩散变量协同作用是主导优势组分多样性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996.
选取酯类液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仪-质谱仪联用(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不同酸浸参数对其分解转化及产物类型的影响,利用ECOSAR毒性评估软件评价了酸浸产物的毒性及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液晶酸浸分解转化率随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分别最高可达46.3%、25.33%、35.41%,且对比发现转化产物类型不受酸浸参数变化影响;酯类液晶在硫酸强氧化作用下分解成含有酰基、羧基、羟基等自由基的化合物,这些自由基再进一步结合,最终生成液晶中间体及小分子有机物,酯类液晶酸浸产物包括氰基联苯酚、环戊酸,2-乙酰基-5-甲基-、3-壬烯酸、4-戊基苯酚这4种物质,分解产物类型与液晶结构有关;酸浸产物除环戊酸,2-乙酰基-5-甲基-外,均为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97.
郭景宁  李小飞  余锋  张蕊  高月  杨雯 《环境科学》2023,44(12):6474-6485
基于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14日采集的渭南PM2.5样品,分析了PM2.5中碳质组分和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等方法对其来源与源地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渭南冬季夜间和白天ρ(PM2.5)、ρ(OC)、ρ(EC)、ρ(TWSIIs)的平均值分别为:119.08、 17.02、 6.20、 34.20μg·m-3和130.66、 18.09、 6.22、 50.65μg·m-3.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表现为:F->NO-3>Ca2+>SO42->Na+>Cl->NH+4>K+>Mg2+  相似文献   
998.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抓手在哪里?全过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如何构建?带着这些问题,《环境保护》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侯立安。  相似文献   
999.
为明晰安全仪式感生成机制及其对企业安全管理促进作用机理,基于仪式与仪式感,阐述安全仪式与安全仪式感定义及“安全”核心内涵,厘清安全仪式、安全仪式感与安全管理关系,探讨安全仪式感产生的3个基本条件和4个时期,剖析安全仪式感的5个功能,并构建安全仪式感在安全管理中的功能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仪式感能正向引导员工安全行为,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影响距离"法和"选择数"法选取泄漏单元,建立设备泄漏频率失效模型,计算不同孔径的泄漏频率,计算结果和国际通用失效频率软件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提出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不同防护目标的个体风险标准,社会风险作为对个人风险的补充对危险源引发重大事故风险的可接受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