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基于灯光数据的中国县域城市规模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城市规模时空格局演化规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平均灯光强度表征城市规模,采取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xploratory time-space data analysis,ESTDA)的研究框架对我国1992~2015年的县域城市规模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县域城市规模的核心-边缘结构与局部空间关联格局较为稳定但趋向动荡,城市规模变化呈现出"稳步增长"、"逐级递增"的特点,城市局部关联较弱,缺乏共同向上跃迁的动力;(2)京汕断裂带、110°E与100°E三条LL断裂带将城市规模空间格局割裂,阻碍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城市规模空间格局有可能突破胡焕庸线;(3) 2003年后城市规模的局部空间动态性、增长波动性与局部依赖性增强。东部的局部空间动态性趋于稳定,中西部局部空间动态性开始增强,城市规模增长波动性与局部依赖性重心向南方与东北方向转移;(4)自然因素、交通状况、城市行政级别、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空间临近效应是影响县域城市规模时空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用灯光数据进行城市规模研究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未来应该着力构筑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的网络通道,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02.
苏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依据其旅游开发价值、遗产影响力、遗产开发潜力、生态敏感度和旅游开发条件5个因子评价进行定量评价,苏州"非遗"整体表现出较高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对苏州旅游市场的调研表明,游客对"非遗"的认知度是较高的,"非遗"旅游产品对游客有吸引力,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应在已形成的类型化开发模式基础上,通过强化创意体验、丰富产品形态、进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推进"非遗"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03.
日前,由上海市科委与上海市环保局联合资助的上海大学完成的“染料印染类废水高效专用混凝剂研制与开发”课题在上海通过鉴定。该课题以三聚氰胺、乙二醛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有机絮凝剂PM,为降低其成本及相关特性,对其进行改性合成了PMU,分别对PM、PMU的合成条件及絮凝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分子量、稳定性及结构特征、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04.
蔬菜在饮食结构中至关重要,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酸雨的频发会影响蔬菜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和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以自来水(pH 7.0,CK)为对照,设计3个不同酸雨强度(pH 5.0,3.5,2.5)处理,研究不同酸雨强度对这两种叶菜产量、叶片叶绿素的荧光特性及其质量分数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 5.0酸雨对生菜和上海青的产量无显著影响,pH 3.5和p H 2.5酸雨分别引起生菜产量下降31.3%和41.6%,上海青产量下降12.2%和27.6%。在不同酸雨处理下,供试蔬菜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总体变化趋势为:pH5.0>CK>pH3.5>pH2.5,且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分别下降21.4%-25.3%和15.6%-19.1%,说明它们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在受到弱酸性酸雨作用时会升高,强酸性酸雨胁迫时降低。在收获期,两种叶菜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为:p H 5.0>CK,p H 3.5>pH 2.5和CK>p H 5.0>pH 3...  相似文献   
305.
杞麓湖是云贵高原典型的重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为揭示杞麓湖浮游生物群落季节性演替规律,阐明浮游生物群落季节性演替的驱动因子,于2017-2018年对杞麓湖浮游生物及水质理化参数进行季节采样调查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并运用CCA(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杞麓湖夏季营养状态最高,达重度富营养水平,春秋冬三季均为中度富营养.水体SD(透明度)春季最高,夏季最低;ρ(Chla)、ρ(CODMn)均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ρ(TN)冬季最高,秋季最低;ρ(TP)春夏最高,冬季最低.②杞麓湖浮游植物共6门163种(其中包括8个变种).浮游植物密度春季最低(0.66×108 L-1)而秋季最高(16.08×108 L-1),主要为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其中,春季优势种为微细转板藻(Mougeotia parvula);夏季优势种为孟氏浮丝藻(Planktothrix mougeotii);秋冬季的优势种均为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 agardhii).③杞麓湖浮游动物32种,浮游动物密度冬季最低(13.2 ind./L)而夏季最高(3 696.0 ind./L).其中,春季优势种为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夏季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秋季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而冬季优势种为桡足类幼体.研究显示,杞麓湖浮游动植物群落季节性演替明显,ρ(DTP)(DTP为溶解态磷)、ρ(TP)、ρ(NH3-N)、ρ(CODMn)和WT(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306.
钢铁冶金工厂含铁环境尘泥再利用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鞍钢钢铁冶金工厂排放的含铁尘泥的物理性、化学性的分析 ,进行尘泥混合料的试生产 ,确定生产工艺 ,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是钢铁冶金工厂含铁尘泥再利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07.
为了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比较评价和科学管理,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的执行情况予以量化是必要的,故提出水土保持三同时执行率概念。根据水土保持监管实践,构建了包含设计与变备(变更报批与备案)、水土保持监测、表土保护、渣料场防护、整治与恢复、水土保持验收等6个指标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执行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08.
江某原系某公司职工,2010年12月26日,江某与某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该协议对经济补偿金、离职工作交接等事项进行了明确,约定于2011年1月6日前完成工作交接及经济补偿金等款项过付,该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2011年1月5日,双方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了全部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309.
贵州省典型污染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来源典型污染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都匀市等11个研究区耕地土壤进行调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189个土壤样品的Cr、Cu、Zn、As、Cd和Pb等6种重金属进行测定,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阳县金中镇土壤污染最轻,综合污染因子为0.897,属于磷质石灰岩地球化学背景下Cd较高的土壤类型;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的研究区是贵阳市青岩镇二关村、白云区曹官村、花溪区久安乡和清镇市后午;受污灌影响,贵阳市乌当区土壤已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特征污染因子是Cd;水城县倮摩村、赫章县野马川、大湾镇安乐村、幸福村和都匀市坝固村分别受到铅锌矿和煤矿开采的影响,属重度污染区,坝固村由于存在独立镉矿床,镉单项污染因子为77.88,综合污染指数达到56.2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重金属Cd和Cu是背景值较高的典型元素,Zn、Pb是铅锌矿区污染较重的元素,而Cr和As是外源叠加较严重的重金属元素。研究区内表层土壤以酸性为主,土壤重金属与pH值没有明显相关性,主要受到污染源强度的影响,以污染源为中心,呈现辐射状递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10.
湖泊疏浚方式对内源释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超  钟继承  范成新  孔明  余居华 《环境科学》2013,34(10):3872-3878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不同疏浚方式对内源氮磷释放的影响以及不同湖区疏浚后氮磷释放的差异性.理想式疏浚和绞吸式疏浚沉积物磷的释放速率分别为未疏浚的20%和72%,并且A(内湾)湖区沉积物磷的释放速率是B(外湾)湖区的80%左右.理想式疏浚和绞吸式疏浚后沉积物氨氮的释放速率分别是抓斗式疏浚的40%和83%,但是这几种疏浚方式对氨氮的释放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短期内对氨氮的释放甚至是起促进作用的,并且A湖区(内湾)氮的释放速率约是B湖区(外湾)的1.5倍,这应该看作是湖泊疏浚工程一个潜在的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理想式和绞吸式疏浚方式对内源释放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外源输入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可以作为湖泊沉积物污染修复的手段,并且结合目前的技术手段,在太湖的疏浚工程中应尽量选择绞吸式疏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