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乌鲁木齐市水磨河水环境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调查水磨河的污染状况及成因,对水磨河1986-2003年间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和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水磨河水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将水磨河4个监测断面每个年份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水磨河的水污染主要表现为线污染,从上游至下游,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加大,污染程度非常严重,水磨河的调控治理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2.
新疆绿洲吨粮田模式的设计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吨粮田模式的实现涉及作物、气候、技术措施等诸多因素,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总体设计,方能发挥系统的整合效应。吨粮田模式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具备较佳的生态效益。它是发展粮食生产和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重要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23.
雅玛里克山植被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雅玛里克山进行了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的植物群落类型有14种;植物种类有223种植物.分属37科147属,植物生活型有9类;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一定发育,旱生类型的植物占绝对优势,一年生植物占有一定比例等。  相似文献   
24.
本文阐述了生态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新疆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疆可持续发展的临界调控准则。  相似文献   
25.
运用农业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新疆呼图壁县十三户村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能流和物流特征以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系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6.
乌鲁木齐市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  朱建雯  钱翌 《环境工程》2015,33(5):90-94
选择乌鲁木齐市125条道路调研测试得来的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在用机动车的行驶分布的规律、污染物的排放特点和机动车道路的行驶特点。然后使用COPERT本地化模型计算CO、NMVOC、NOx和PM的排放因子,并计算了2012年CO、NMVOC、NOx和PM的排放量。通过估算得到2012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CO、NMVOC、NOx和PM的排放量分别为94 087,17 886,25 079,1 489 t。柴油机动车对NOx、PM的排放分担比率较大,而柴油机动车的保有量的贡献比率偏低;柴油汽车的CO、NMVOC的保有量的贡献比率跟它的排放分担率相比,贡献率要大;占保有量22.3%的国Ⅰ、国Ⅰ前标准的机动车辆对机动车CO、NMVOC、NOx、PM的排放分担比率分别为50.5%、41.0%、51.5%和55.0%;占保有量64.3%的国Ⅲ、和国Ⅳ车辆对CO、NMVOC、NOx和PM的贡献率分别为35.2%、42.7%、35.6%和33.9%。  相似文献   
27.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修复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污染土壤的方法,借助Tessier五步法分析土壤中镉、铅的形态,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镉、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HAP对土壤中有效态镉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钝化作用;n-HAP的投加比例为5%时,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好,Cd的有效态下降比率达到了49%;n-HAP对人工模拟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铅的钝化效果比较明显,对有效态铅的降低率达到了90%的水平,且平衡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好;n-HAP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要好于镉污染的。  相似文献   
28.
钱翌  孔祥文 《化工环保》2015,35(2):147-153
综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微生物修复及联合修复等几种主要的1,2,4-三氯苯(1,2,4-TCB)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修复方法的反应原理、修复条件和效果,对比了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解决物理吸附法修复1,2,4-TCB污染后的吸附剂的后续处理问题;优化化学降解1,2,4-TCB的工艺条件,避免二次污染,进行现场试验,实现工程应用;分离、培育1,2,4-TCB的优势降解菌种;深入研究联合修复技术的降解机理,实现1,2,4-TCB的高效、彻底降解。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水中四乙基铅的方法。对固相萃取条件、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L,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1.5%~103.2%,精密度(RSD,n=6)为4.4%~11.6%。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干扰小、适应范围广,可以满足水中痕量四乙基铅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0.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取的方法浸出铝和铁,通过加入硅酸钠溶液制备出高效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铁(PSAFS)。研究考察了制备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的酸浸工艺参数,并评价了其絮凝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浓度35%,液固比5.5 mL/g,酸浸温度90℃,酸浸时间2.0 h为最佳酸浸条件,由此制备的PSAFS对综合污水浊度、COD、总磷和总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7%、61.8%、81.7%和81.1%。对比试验表明,该絮凝剂与市售PAC、PFC相比具有相当或更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且形成的絮体具有粗大、致密的特点。该工艺为拜耳法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