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113篇 |
基础理论 | 29篇 |
污染及防治 | 19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81.
182.
微量滴定法测定微痕量铀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酸介质中,试样经硫酸亚铁铵、亚硝酸钠、尿素预处理后,铀为4价,以二苯基联苯胺二磺酸钠为指示剂,用标准钒酸铵滴定至微红色,实现了不经分离与富集直接测定。n×10-5g/g以上的痕量铀的微量滴定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廉价,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183.
184.
环境因子及外源化学物质对植物花色素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色素苷对彩叶植物叶片呈色以及果实果皮着色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但关于环境因子以及外源化学物质对花色素苷的影响研究缺乏系统评述.依据国内外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在阐述花色素苷的生理作用和实用价值的基础上,综述了光照、温度、水分、pH值等有关环境因子和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等外源化学物质对植物花色素苷积累、含量变化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对多数彩叶植物而言,全光照和较强光照、较低的生长温度、适度的土壤和大气干旱以及低pH值介质条件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稳定和积累;而外源物质中,可溶糖、柠檬酸等有机物能促进花色素苷的合成和积累,乙烯、脱落酸(ABA)、金雀异黄素(GNT)、5.氨基乙酰丙酸(ALA)和茉莉酸(JA)等生长调节物质具有促进花色素苷合成和积累的作用,铜、钾、钙等矿质元素可促进花色素苷的合成和积累.论文还分析归纳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外界因子对不同种类的花色素苷合成及比例变化的影响有何不同?),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重点应明确环境因子是如何影响花色素苷的代谢路径以及不同种类植物中的花色素苷对外界影响因子响应机制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85.
论强化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境管理中,存在两种基本手段:一种是命令—控制型手段,是指以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或法规条例的形式,向污染者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从而得到直接或间接限制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的目的;另一种是经济手段,即从影响成本和收益入手,使得价格能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以便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目标,其作用在于影响决定者的决策和生产、消费方式的选择,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经济手段应用较少,效率不高,而使政府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现就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和我国国情,对如何加大和增强经济手… 相似文献
186.
共生视角下中国区域“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被称为“水-能源-粮食”纽带。中国水资源、能源和粮食(耕地)资源时空分布不匹配,影响资源流动效率。随着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管理方式亟需从“单资源”规划向“多资源”协同转变,因此,开展“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对推动多资源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共生理论,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共生架构,提出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概念,将“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分解为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构建适配性评估指标体系,对2000—2016年我国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①可持续性对“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影响最大,协调性是适配性提升的短板,稳定性是适配性的重要基础。②我国“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的整体适配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先快后慢,稳定性指数小幅波动,趋于平稳。③我国“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时空分异特征明显,东北、东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相对较高,主要呈上升趋势;中部、西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呈下降趋势。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水资源、能源、农业、土地等多部门协同,增加科技、水利、能源等方面投资力度,协调水-能源、水-粮食和能源-粮食关系,提高水资源、能源和粮食系统之间转化效率。②引导自然资源从富集区域向匮乏区域流动,引导高端产业、先进技术和投资等社会资源从发达地区向自然资源富集区域转移,缓解资源匮乏区供需矛盾,提高资源附加值,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190.
以我国酸沉降敏感区——“湘桂走廊”作为控制域,预测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年酸沉降趋势.采用弹性系数法和趋势外推法预测了2000年原煤消耗量与SO_2排放量.并用区域模式与局地模式相叠加的方法预测了不削减方案下2000年“湘桂走廊”的SO_2浓度及硫沉降趋势.用趋势外推法估算出2000年降水pH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