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论文以四川冬小麦种植区1981—2012年88个县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冬小麦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评价四川冬小麦产量对单个气候因子及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结果显示:假设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和日较差升高1 ℃、降水量下降100 mm、辐射量下降100 MJ/m2,冬小麦的产量随之发生变化,全生育期降水量下降导致产量敏感的面积最大,占整个研究区域播种总面积的6.5%;而辐射量下降使产量脆弱的面积最大,为2.4%。从各个生育阶段来看,研究区域内冬小麦产量对播种到拔节期辐射量下降表现为敏感和脆弱的面积比例最大,分别占9.4%和7.9%。受到4种气候因子变化的综合影响,产量对冬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化表现为敏感的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40.0%,在7个冬麦区均有分布,产量变化为-23.0%~9.5%;产量脆弱的面积占14.0%,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大部及盆西、盆南和川西南的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