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污泥是诸多污染物的最终环境归宿之一,其环境影响值得重视。在江苏省全境调查了49家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对其外排污泥及其浸出液中的5种重金属(砷、镉、铬、汞和铅)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污泥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49家化工园区污泥浸出液中5种重金属均不超标,但污泥中的砷、铬、汞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4.5%、6.1%和4.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31、2.12和0.41。污泥中砷含量显著高于我国城市污泥,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呈现汞砷铬。从地域分布来看,苏北地区化工园区污泥重金属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72.
危险物质重气扩散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描述重气扩散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重气扩散的影响因素.对国内外已有的典型重气扩散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唯像模型、一维模型、流体力学模型和浅层模型,指出了模型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同时提出了重气扩散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关于如何减轻我国村镇居住建筑地震灾害的建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七省、市近200个村、镇后指出,我国农村正在兴起一个居住建筑更新换代的高潮,但是几乎所有的村镇建筑都忽视对地震的预防,没有进行必要的抗震性能设计。如果全国村、镇房屋抗震性能低下的隐患如不加以迅速纠正,在未来可能的地震中必将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为此呼呈政府领导应该重视这一现实,并迅速抓住目前这一村、镇建筑大发展的时机,全面实行抗震设计,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74.
高云学 《灾害学》1992,7(3):29-31
本文总结黑龙江省历史震害经验,针对省内长冬严寒造成的房屋震害特点和烈度较低的地震形势,提出相应的抗震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75.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如何激励经营者,充分发挥其潜能,为企业和股东创造出最大经济价值,成了债权人、股东、经营者等利益集团十分关心的问题。国家应建立和完善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重新设计经营者的薪酬计划,有效地推动经营者个人的行为表现,带领企业朝着整体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6.
选取酸性矿山废水污灌形成的多重金属污染水稻土,采用多格层根际箱模拟水稻根际环境,研究高镉积累水稻长香谷fOryzasativaL.cv.Choukoukoku)和低镉积累水稻金农丝苗(OryzasativaL.cv.Jinnongsimiao)2个品种水稻生育中后期(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蜡熟期)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镉积累水稻比低镉积累水稻各时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2个品种水稻土壤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分蘖期酶活性最高),2种水稻土壤脲酶活性均在根际s0层达到最高,但其他各层土壤脲酶活性与根系距离无显著关系。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高镉积累水稻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在孕穗期酶活性达最高),随后降低;低镉积累水稻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在分蘖期最高,之后逐渐降低。除分蘖期高镉积累水稻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低于低镉积累水稻酶活性外,其他2个时期前者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均高于后者的酶活。2个品种水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不断升高,在整个生育后期,高镉吸收水稻比低镉吸收水稻各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但在蜡熟期时两者无显著差异;在各时期2种水稻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根系S0层达到最大,随着与水稻根系距离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可见,在多重金属污染矿区,土壤酶活性明显受水稻品种、水稻生长时期和水稻根系的影响。该结果可以为研究多重金属污染矿区分析土壤酶活性与不同重金属积累程度的水稻品种作物相关关系提供数据支持,给农业生产及土壤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库滨带土壤释氮负荷模型的构建与田间尺度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岸边带生态系统对氮元素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化学释放含氮气体过程.植物吸收过程和泥沙截留3方面.其中,土壤反硝化释氮是岸边带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因此,建立适当的岸边带土壤释氮模型(包括土壤反硝化、硝化和氨挥发过程),对准确评估岸边带生态功能和构建合理的岸边带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岸边带去氮机埋,参照已有的土壤释氮模型研究成果,构建了适用于水库库滨带土壤特性的土壤释氮速率估算模型(简称土壤释氮模型),并以官厅水库库滨带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水库库滨带土壤释氮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与验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6~9月)土壤水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6.6%、37.3%、43.9%和55.2%的情况下,土壤反硝化释氮速率分别为0、(102.1±59.3)、(169.3±87.6)和(203.2±119.6)mg·m-2·d-1(以N计);硝化速率分别为(233.3±121.4)、(177.9 ±69.3)、(187.7±75.0)和(166.7 ±121.9)mg·m-2· d-1(以N计);氨挥发速率分别为(3.00±1.13)、(2.64±1.01)、(2.76 ±1.04)和(2.51±1.89)mg·m-2·d-1(以N计);总释氮量分别为1.18、33.64、92.50和65.74g(以N计).同时,结合同步监测的实验数据,应用总量平衡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小区土壤释氮量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3,证明了该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水库库滨带区域.  相似文献   
78.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5月、8月和11月调查了黄河三角洲河流、水库、养殖池塘等水域14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时空差异,并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环境进行了评价。共采集底栖动物35种,隶属4门8纲25科31属,其中环节动物11种、软体动物7种、节肢动物16种和脊索动物1种;物种数均较少,3/4次少于3种,且近1/3次未采集到底栖动物,优势种及物种数均随季节波动而变化;栖息密度为0~22 000个/m2,平均为1 111个/m2;生物量为0~146 g/m2,平均为12.30 g/m2。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均较低,仅9号站在8月>3(3.15),2/42次为2~3、8/42次为1~2、14/42次为0~1、5/42为0,且12/42次未采集到底栖动物,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水域底栖动物群落比较脆弱,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腈纶厂液氨储罐区存在的风险,运用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法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0.
养殖系统N、P收支及环境N、P负荷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殖池塘N、P污染主要来源于残饵、生物排泄、生物粪便和生物残骸分解.污染使养殖池塘、附近河流、湖泊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及底质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资料,阐述了池塘系统N、P的收支、循环、转移和积累变化,以期为控制养殖水体N、P污染和底质“内负荷”污染,提高N、P利用和降低N、P环境负荷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