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准确测定水体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3种异构体(α-HBCD、β-HBCD、y-HBCD)残留量的方法.样品添加13C-HBCD后,以二氯甲烷液液萃取,萃取液经硅胶柱净化后,以甲醇-0.2%氨水溶液为流动相通过BDS-C18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ESI)、负离子模式对HBCD异构体进行分析.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 ~ 100 μg/L,α-HBCD、β-HBCD、γ-HBCD 3种异构体检出限分别为0.42、0.52、0.48 n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84%、8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5%.应用该法对黄海沿岸21个采样站位水样进行分析,其中13个采样站位有HBCD 3种异构体的检出,表明该法适用于水体中HBCD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2.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本文分析讨论了GJB 150.16A对振动环境试验控制允差的要求。结果表明,GJB150.16A对控制允差的要求是灵活的,但是未规定RMS允差,容易造成过试验或欠试验,且对加速度谱密度的控制允差要求的表述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文中给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实现平面场中主应变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首先建立主应变的是非线性传播测量模型,然后应用基于二阶TAYLOR级数展开理论的不确定度传播方法(LPU方法),开展平面问题中主应变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针对二种常用的应变花,建立以主应变为输出量、以应变花之三个方向测量应变为输入量的测量模型,并将二阶LPU方法应用于该模型。设计数值计算算例,以说明主应变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和方法,并与一阶LPU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当应变花三个方向的应变测量结果相近时,文中方法与一阶LPU方法获得的主应变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主应变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在数值上都大于应变花测量的不确定度。当应变花三个方向的应变测量结果相差较大时,文中方法和一阶LPU方法获得的主应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相差不大。结论特定情况下,主应变的测量不确定度值远大于应变花测量的不确定度,且与一阶LPU方法的评定结果有显著差异,二者可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114.
大气沉降可为上层海洋带来生物可利用性的营养元素(如N、P、Fe等),从而改变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过程及群落结构,并影响海洋的碳循环.于2014年春季在南黄海开展2次船基围隔培养实验,通过人工添加沙尘、灰霾颗粒及多种营养盐来模拟大气沉降对海洋表层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黄海北部B07站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到磷限制;南黄海中部H10站则主要受氮限制.沙尘添加在B07站和H10站均显著促进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生长,对微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灰霾添加在B07站对浮游植物生长总体呈现抑制作用,且主要抑制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生长,对微微型浮游植物则为先抑制后促进;在H10站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整体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培养前期对各粒级浮游植物均有抑制作用,培养后期对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5.
东亚地区硫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一个硫沉降模式分析了东亚地区SO2和SO42-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不同天气条件下,SO2和SO42-的浓度不同,高层SO2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4—10μg/m3和02—05μg/m3;中层为40—100μg/m3和20—60μg/m3;近地层为40—300μg/m3和20—80μg/m3.分析表明,近地面浓度分布受源的影响比较明显,高层的浓度分布与湿清除过程密切相关,其浓度的低值区与降水区和云区有较好的对应.中层浓度分布体现了源、中层气流及湿清除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叙述用发射光谱测定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里的多种元素的方法。用杂质极微的有机纤维滤膜采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将其溶于丙酮,为了避免若干待测元素生成易挥发的氯化物而丢失,加入少量高纯的硫酸,使它转化为硫酸盐。冒烟后,置于马福炉450℃灰化。本法采用有效的缓冲剂和戴帽的特殊电极,上下电极同装一个样摄谱,测定易挥发元素;去帽后,分别用其中一根电极,在不同的中心波长摄谱,测定难挥发元素,有效地提高待测元素的灵敏度。 本法的检出限可达10~(-30)—10~(-5)μg/m~3,均方差小于12%,各测定元素的回收率为91—109%。  相似文献   
117.
生物气溶胶研究进展:环境与气候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祁建华  高会旺 《生态环境》2006,15(4):854-861
生物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中的扩散、传播会引发人类的急慢性疾病以及动植物疾病。生物气溶胶还可以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并对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有着潜在的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也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生物气溶胶中的几类生物体(如真菌、细菌和藻类)都被鉴别出是有效的云凝结核(CCN),并在以活性CCN的形式存在。当生物气溶胶与有机物(OC)碰撞接触时可以改变大气中OC的化学组成并改变其CCN特性,从而影响云量并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空气中的微生物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室内空气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体的监测及来源调查。而对生物气溶胶的准确测定依赖于采样的有效性,为了减少采样中的误差和活性损失,近年来开发了一些具有应用前景的在线采集、分析技术,如自动拉曼光谱、时间飞行质谱等。分布在大气中的生物气溶胶同样可以遵从传输路线进行长距离传输,而且不同类型的生物气溶胶在大气中具有不同的浓度和时空分布模式。文章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大气生物气溶胶环境效应、样品采集、监测分析以及分布和传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黄河上游及源区植被覆盖度遥感调查,分析植被覆盖度在垂直和水平才向上分布特征,指出植被退化的原因和易发部位,进而研究其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现代河道及右河道附近为植被退化最易发生和黄河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带,其丰富的沙源是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人类过牧引起植被覆盖度降低是沙漠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9.
120.
目的分析Welch谱估计的随机误差及置信度。方法首先导出Welch谱估计量随机误差的表达式,然后采用正态标准化处理方法,将Welch谱估计分量转化为χ2变量。结果获得了Welch谱估计的置信度分析方法。结论以128自由度的Welch谱估计结果的随机误差(12.5%)作为相对置信区间,则其置信概率为68.4%,若要达到95.5%以上置信概率,则Welch谱估计的自由度不能小于512,相应的随机误差为6.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