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上海市长兴岛的环境空气降尘点位为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点位进行优化分析,快速完成点位的分类;再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不仅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并可根据原信息量需要保留的比例,来合理确定优选的类别数,使得优化调整的过程更为科学,结果也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降尘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降尘监测是探索大气可自然沉降颗粒物对环境影响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降尘监测因其采样设备简便、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但是监测周期长、环节多等因素都会影响降尘监测的准确性.通过对上海市降尘数据分析发现,上海市降尘监测中存在降尘数据波动大、受周边环境影响大、人为破坏多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海市23个站点的TSP-Pb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TSP与Pb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考虑只用TSP数据对站点进行优化.通过对各站点TSP数据的聚类分析,将所有站点分为6类,然后对包含多个站点的类,将类中各站点与本类均值一同进行再聚类,选取代表站点.最终选取6个站点作为上海市TSP-Pb污染水平的代表站点.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表明,优化结果合理,信息损失量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特网特点和作用的分析,研究了英特网与环境监测工作的关系,针对英特网上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和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提出了建立英特网上的环境监测阵地的思路。关健词:英特网; 环境监测; 阵地;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监测的发展出发,总结了目前江苏省城市主要的生态问题,并从城市生态系统原理的角度,分析了江苏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根据生态检测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性,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思路和构建原则,最后进行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指出了构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使用SUMMA罐采集华东地区5类典型合成树脂企业有组织排口样品,通过气相色质联用技术(GC-MS)定量分析106种VOCs,计算了合成树脂行业排放量、排放系数和不确定性,分析了VOCs的排放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建立了5类合成树脂VOCs排放成分谱.结果表明:合成树脂企业VOCs排放量为346~3467kg/a,5类合成树脂排放系数为0.06~1.24g/kg,其中涂料树脂(CR)类企业排放量和排放系数均最大.芳香烃、含氧烃(OVOCs)和卤代烃是合成树脂行业VOCs排放基本组分,累计占比范围是73.2%~98.3%.涂料树脂、酚醛树脂(PF)、聚氨酯(PU)、共聚物树脂(ABS)和聚碳酸酯(PC)特征污染物分别为:甲基异丁基酮、苯、甲苯、苯乙烯和二氯甲烷.合成树脂企业臭氧生成潜势(OFP)为22.7~202.5mg/m3,源反应性(SR)为0.3~4.6g/g,CR类企业OFP和SR均最大.合成树脂行业SR处于各行业平均水平.芳香烃、OVOCs和烯炔烃是合成树脂行业的主要光化学活性组分,累计OFP贡献率为64.1%~100.0%,苯、甲苯、甲基异丁基酮、乙烯、苯乙烯是合成树脂行业关键活性物种.研究显示,合成树脂行业VOCs治理应管控芳香烃和OVOCs的排放,重视污染物恶臭问题和卤代烃溶剂的危害,减排VOCs排放量大、臭氧生成能力强的CR类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石化周边区域大气VOCs污染特征,使用在线GC-FID监测仪于2017年10月对上海市某近石化周边居民区大气VOCs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连续观测;通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估算了VOCs对臭氧(O3)生成的贡献,并进行了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总浓度的范围16.4~1947.8μg·m-3,平均浓度为40.7μg·m-3;烷烃、烯/炔烃和芳香烃的平均占比分别为66.2%、25.9%和7.9%.VOCs总浓度日变化特征呈现单峰型变化,峰值浓度为127.9μg·m-3(07:00).VOCs总浓度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为249.7μg·m-3,烯、炔烃对OFP的贡献最高,达到153.4μg·m-3;丙烯、反-2-丁烯、乙烯是关键的活性组分.己烷、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8.
应用开放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OP-FTIR)对华东地区某化工区周边空气特征污染进行了180 d连续在线监测,建立了污染特征分析、预警评估和污染溯源等体系化监测应用方法,匹配形成了近10项日常数据监控指标的质保质控体系和基于最小二乘法人机结合的谱图解析和数据生成体系,数据误差控制在20%以内。结果表明,通过180 d外场稳定监测,实现了超过40种区域特征污染因子库的建立和实时监控,掌握了乙烯和甲醇等10余种特征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和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选取典型工业区,汇总了恶臭污染的突发性、排放不规律、夜间高值显著等特征,分析了由化学特性、物质种类和监控要求等带来的恶臭污染监测难点。根据信访投诉、地理特点和大气扩散规律,提出构建工业区恶臭污染自动监控体系。在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分析基础上,筛选优控污染物,优选适用在线监测技术,建设边界监控为主、园区监测为辅的专业化、自动化大气特征污染监测系统,通过统一联网和平台,统一质控和规范,建立预警监测信息平台。在实际构建与应用的过程中,探索了分级管理、多方合作的运行机制,为工业区恶臭污染分析评估、污染溯源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7—2019年上海市环境检验检测行业资源统计数据,分析了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及细分领域的营收情况,发现了以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污染源检测为增长热点等特征。基于对机构改革与市场准入情况、行业集中度与市场竞争关系、机构规模与营收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提出第三方环境检测领域存在着诚信机制缺位、机构资质能力薄弱、管理体系运行乏力等风险,提出了提升质量管理和资质建设两大核心竞争力、掌握行业监管动向和重点、参与行业协会建设构建诚信自治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